在云南最大的野生菌集散地,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今年的野生菌上市比往年推遲了20天左右,但產量不少,目前市場中最常見的是青頭菌、雞樅菌、干巴菌、松茸和見手青等各類牛肝菌。
云南昆明某菌類市場工作人員:今年的上市量特別多,到現在我們每天的上市量大約有300多噸。野生菌雖然鮮美,但部分品種卻頗具毒性。目前我國發現的食用菌約為900多種,云南幾乎全都有,但在這當中,有200多種是有毒的。
為此,云南衛健委近日特別發布了《預防野生菌中毒的預警公告》,提醒廣大群眾,不要隨意采摘食用不熟悉的、腐爛的、以及幼小不能辨別的野生菌類;烹飪加工時一定要燒熟煮透,嚴禁生吃涼拌,也不宜同時飲酒。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甚至產生幻覺等癥狀,一定要第一時間到最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目前,已發生多起農村居民自采自食野生菌中毒和死亡事件。為防范和減少誤采、誤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發布如下預警公告:
一、廣大群眾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識,不隨意采摘、購買、食用不熟悉、難辨別的野生菌。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的鵝膏菌(俗稱白羅傘、白毒傘等)、亞稀褶紅菇(俗稱火炭菌)是劇毒野生菌,致死率極高,要堅決不采不食。
云南省常見有毒野生菌可以在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查詢,鏈接:http://www.yncdc.cn/newsView.aspx?id=126090。
二、食用野生菌要避免多種類混雜,烹飪加工時一定要燒熟煮透,嚴禁生吃、涼拌,不要同時飲酒。
三、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癥狀,應第一時間就醫。
四、各級衛生健康部門組織好宣傳預警、監測報告、流行病學調查、應急救治等各項工作。各級醫療機構要開通“綠色通道”,首診醫療機構要第一時間救治,對誤食鵝膏菌、亞稀褶紅菇等劇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時直接轉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級綜合醫院,爭取救治黃金時間。
食用野生菌中毒身體會產生何種反應?
據央視新聞,一旦吃野生菌中毒了,中毒者會有什么反應呢?
林女士:前期一個癥狀就是肚子疼,然后就是沒有力氣。
食用野生菌中毒分為哪些類型?
專家表示,根據癥狀不同,食用野生菌中毒大致可分為6種類型,分別是胃腸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以及光過敏性皮炎型。
一旦中毒,輕則惡心、嘔吐、乏力,重則出現幻覺,最嚴重的甚至可在食用后數小時內引發多臟器衰竭,致死率極高。
成女士:吃見手青(這種菌子)第一次吃沒有中毒,后來因為它剩下了,第二次吃可能因為沒有熱透,所以第二次吃的時候中毒了。躺在床上的時候看見天花板有漂浮物,就像水母一樣的。
大象會因誤食野生菌而中毒嗎?
近段時間,北遷的云南野生象群引發強烈關注,因此有不少朋友操心,說這云南的大象們會不會食用野生菌而中毒呢?
供銷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達峰:關于大象誤食蘑菇中毒這個問題,其實從我的角度來說的話,一般這種發生的概率比較小。為什么呢?因為云南129個縣市區野生菌都有分布,那大象以前活動在西雙版納,它也是一到雨季,也大量出現這個野生菌。但是至今為止,我們沒有人見到或者拍攝到大象食用這個野生菌中毒,這種報道也好,相關的這個現象也好,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