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群眾。成武縣張樓鎮積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從“一個菇”發力、“一個棚”出發,引進黑皮雞樅菌種植,既豐富了市民“菜籃子”,又探索出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一大早,在成武縣張樓鎮紅艷食用菌種植家庭農場的種植基地內,成片的黑皮雞樅菌爭先破土而出,菌香沁人。工人們穿梭其中,動作嫻熟地采摘鮮嫩肥厚的黑皮雞樅菌,采摘后的黑皮雞樅菌被送到生產廠房削根、分類、冷藏,處處洋溢著一派豐收的景象。
工人何蓮英:“咱現在是一天摘三輪,一早、中午和晚上。一個棚一天就是摘三、四百斤。”
黑皮雞樅菌,號稱土地里的“黑黃金”口感鮮美,營養豐富,是食用菌中的珍品。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黑皮雞樅菌也逐漸成為家家戶戶日常餐桌上的美食。
成武縣紅艷食用菌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王紅艷:“現在一般周年就是20元左右,之前只發往一線城市,他們能接受得了,現在包括咱小縣城都能接受,幾乎餐桌上都能看到黑皮雞樅。”
王紅艷告訴記者,菌菇種植使用的高標準智能化大棚,全年都可種植和采收,并且采用層架種植的方式,種植效率相比傳統棚內地栽提高了9倍,現在依靠種植黑皮雞樅菌,每年能有上百萬元的收益。今年,她又新建七座高標準智能化大棚,拓展種植了赤松茸、雞腿菇等菌菇品種。
王紅艷:“那邊擴建的幾個新棚,主要是種赤松茸和雞腿菇,現在種上,基本上已經發菌,估計春節前后應該能出菇。既然咱做這個食用菌了,就想著一直走下去,把規模擴展大,咱周邊這很多村民,如果有種植意向的,就可以一塊過來參與種植,學習技術。”
目前,成武縣食用菌生產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全年產量1500噸,總產值超億元,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到食用菌產業發展當中,小小的食用菌敲開鄉村振興的致富門,成為了一門百姓增收致富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