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韶關市政協委員經過實地走訪和深入調研,提出韶關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路線,可以一體化培育溯源鏈、產業鏈、供應鏈、利益鏈,全力打造粵北食用菌產業,發揮廣東省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和粵港澳大灣區韶關配送中心兩大平臺優勢,通過農業科技信息化、生產基地溯源、海關檢測和報通關、知識產權、防偽標識、電子結算等重要抓手,推動粵北食用菌產業生態化、生態高附加值發展。

如何注重規模發展,培育產業鏈,打造韶關食用菌產業?可以按照“項目帶動、集中連片、規模發展”思路,制定韶關市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規劃,以廣東省現代農業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為重點,根據現有食用菌種植規模及產業發展趨勢,用足用活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大力扶持韶關市星河生物有限公司、廣東沐和生態農業科技公司、韶關市薪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大基地。健全落實“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機制,制定韶關市食用菌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引進培育輻射帶動能力強、聯結產銷兩端的食用菌龍頭企業,壯大經營主體。
同時,發揮好當地村級黨組織帶頭作用,不斷培育壯大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帶動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借力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大學、韶關學院等科研高校實施韶關食用菌“人才興菌”工程,圍繞品種選育、菌種生產、栽培管理、產品加工等環節,引進國內食用菌高層次人才和培養專業技術骨干。
最后,推動食用菌產業從曲江區到全市的拓展和產業聯動,借助廣東省現代農業曲江區食用菌產業園特別是韶關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優勢,采取技術指導、菌種優勢、搭棚建廠、人才培養、銷售優勢,帶動全市各區縣食用菌產業規模化發展,目前星河生物真姬菇和沐和杏鮑菇是全省最大的生產基地,日產鮮菇達100噸,年總產值達3個億,假如其他區縣也聯動發展,預計2022年每個區縣產值至少1個億、2023年產值最少2個億、2024年起每年產值不少于3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