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傍晚,在廣元市朝天區羊木鎮金臺社區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正在溫室大棚里忙碌的村民閆立德來不及喝口水,立馬又去拉運菌種袋。大棚里10余名村民正忙著裝菌種、擺菌袋;大棚外不遠處的原料堆放區,兩三個村民正在粉碎木料……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產業。近年來,朝天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效益為目標,不斷擴規模、提質量、創品牌、拓市場,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有力促進了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做好服務 保障產業發展
“十分感謝政府,給我們提供了‘保姆式’服務。”2019年,廣元川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羊木鎮建立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對于政府的服務,公司負責人陳華贊嘆不已。
朝天區作為四川食用菌產業發展重點縣,具有適宜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自然條件和原材料資源,產業基礎良好。
“我們在水利、電力、道路等方面進行大力支持,做到主動服務不缺位,有力扶持不包攬,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朝天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保障食用菌產業增產增收,朝天區編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提升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同時,整合項目、財政、社會等資金,用于食用菌產業基地建設和技術升級。
打造品牌 帶動一方經濟
“目前,我們的產品銷往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得到了好評,還與廣州白云藥業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進一步推動了朝天的食用菌產業發展。”陳華說,“這對打造朝天食用菌產業品牌有很大助推作用。”
近年來,朝天區按照“創新、多樣、綠色、高效”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基地標準化建設、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區域知名優勢品牌,不斷提高食用菌生產綜合效益,逐步建成秦巴山區產、學、研相結合的具有影響力的食用菌生產、科普、加工、出口基地。
在規劃方面,朝天區按照“一心三片、六區一帶”空間布局,計劃到2025年發展食用菌產業1.5萬畝,把朝天建成川北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和加工基地;到2035年,計劃發展食用菌產業3萬畝,把朝天建成秦巴山區具有影響力的種質基因庫和產、學、研相結合的食用菌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朝天區食用菌還先后通過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有機食品認證等,羊木鎮食用菌基地獲評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
園區務工 百姓致富奔康
在猴頭菇大棚里,10多名村民一邊閑談一邊往架子上擺放菌種袋。今年50歲的蘇秀蓮家曾是貧困戶,在這里務工掙錢,不僅脫了貧,還過上了好日子。
蘇秀蓮家有四口人,除了丈夫和兒子,還有一個智力有缺陷的哥哥。“那時候,娃兒還在讀書,我和丈夫身體又不好,干重活不得行,難以找到工作。加之哥哥吃藥,需要照顧,家里都快揭不開鍋了。”蘇秀蓮說。
在政府幫助下,蘇秀蓮和丈夫進入食用菌產業基地工作,并流轉了家里的土地。“在基地務工一天有60元的收入,而且每畝土地流轉費有1300多元,一年下來,我們家在這里務工就能掙3萬多元。”蘇秀蓮說。
在食用菌產業示范基地,像蘇秀蓮這樣通過流轉土地、產業園區務工脫貧致富的村民還有很多。近年來,隨著朝天區食用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公司 基地”“公司 合作社 農戶”等種植模式逐漸成熟,食用菌成為了部分群眾脫貧奔康的支柱產業。“現在很多農戶把土地流轉出來種植食用菌,平日里就到這里務工,一年下來一個人能收入一萬多元。”金臺社區副主任侯明堂說:“曾經有近20名貧困戶在這里務工實現脫貧致富。”
據悉,2020年,朝天區食用菌栽培總面積達1萬畝,總產量突破10萬噸,產值突破10億元。其中,高端品種羊肚菌種植面積2000畝,產值達7000萬元;靈芝種植面積100畝,產值達1000萬元。2021年羊肚菌種植面積成倍增長,目前種植面積4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