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3日,走進河北省寧晉縣賈家口鎮白木村袁春坡的平菇種植大棚,數萬個平菇菌包碼放得整整齊齊,村民們正忙著采摘平菇,一派繁忙喜人景象。
“以前,我就是做些小生意,但收入不理想。我們縣有種植平菇的基礎,就想著轉行做種植。”袁春坡介紹說,他和妻子兩人多次去外地調研后發現,平菇市場價格平穩,比葉類蔬菜好管理。
2020年7月,袁春坡流轉了村南的12畝土地,建設了6個大棚,日產量達2500多斤。今年受疫情影響,袁春坡將平菇的日產量控制在2000斤左右。“現在,銷路不愁。”
“我們家全部采用標準化種植,用棉籽皮等做菌包蒸熟后發菌出菇,全程高溫滅菌。”袁春坡介紹說,棉籽皮是營養價值極高的食品源,富含蛋白質,同時還含有脂肪、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物質,非常適合用來培養食用菌。
袁春坡介紹說,由于菌包用料好,出菇顏色正、朵形靚、菌味濃,吃起來口感特別潤滑,一上市就頗受歡迎。“常常一車平菇在早市上,不到倆小時就能賣光。”
話音剛落,來自定州市的采購商便打來電話訂購2000斤平菇。袁春坡介紹說,他們是在一次訂購平菇的活動上認識的,剛開始,人家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他家這訂購平菇。后來覺得質量好,就隔一天訂購一次。“咱的平菇要想發展好,還得靠質量闖市場!現如今,我們已經是長期合作伙伴了。”
寧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袁春坡家的大棚是全縣第一家采用標準化技術生產平菇的。他家的平菇經過208項指標檢測合格,標準化生產技術使他家的平菇品質過硬,在市場上出類拔萃、更勝一籌。
品質好,銷量高,村民們干活更起勁了。在平菇生產大棚里,幾名村民正在加緊生產,采摘、裝袋、摞棒……動作熟練。正在忙著采摘的白木村村民張春花介紹說,她從大棚開始生產就來了,先后從事過各種工種。如今,她已經能熟練地采摘食用菌等一系列工作。“我們年齡大啦,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能在家門口就業,還能掙著錢,我很開心。”
如今,袁春坡家的平菇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外地市場批發,本地零售,他家的平菇不愁賣,這讓他對戰勝疫情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