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標準引領,助推陜西漢中寧強縣天麻特色產業發展量質再提升。2020年,全縣年產鮮天麻3萬噸,發展商品麻1733.33公頃,天麻綜合產值9.8億元以上,產值較去年增加6.8億元。
寧強縣位于陜西漢中,地兼南北之長、物盡秦巴之盛,是天麻的最佳適生區和傳統種植區。天麻種植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因其質優、性佳而馳名國內外藥材市場。“天麻之父”徐錦堂先生在寧強成功破譯了天麻生長密碼,實現了天麻野生變家栽。
天麻要種好,方法要科學。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標準引領作用“要堅持推行天麻產業的生態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通過產業的標準引領,解決天麻生產中存在的種植、加工技術問題,規范天麻栽培加工生產全過程,提高寧強天麻的產量和品質,打造寧強天麻品牌。”寧強縣縣長黎建軍不斷倡導以標準為引領,推動這一優勢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漢中市市場監管局、寧強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發揮職能作用,圍繞天麻種植、加工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積極組織專家調研、研討,在標準立項、制定、實施中做了大量工作。
2019年底,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陜西森盛菌業科技有限公司、漢中市漢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寧強縣真菌研究所、漢中植物研究所、陜西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制定發布《天麻標準綜合體》地方標準,對天麻的生產環境、菌種準備、種子質量、種麻質量、商品天麻質量、萌發菌和蜜環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蒴果生產技術規程、栽培生產、產地初加工及產品質量等九個方面進行了規范。
在此基礎上,縣市場監管局結合寧強當地天麻生長的特殊環境,開始組織適合寧強天麻產業發展的標準制定。成立天麻產業標準工作小組,聯合縣農業部門、科技部門、中藥辦、天麻研究所等相關部門及陜西理工大學中藥種植方面專家,先后深入漢源街道辦二道河、燕子砭鎮棗林壩、二郎壩鎮羅家壩和白果樹村、寧強縣真菌研究所等實地調研,著手《寧強天麻》標準制定。目前已完成該標準的修訂,預計今年年中正式發布實施。
標準重要,實施更重要。縣市場監管局采取了多種辦法,鼓勵龍頭企業率先使用標準,召開2次全縣天麻標準綜合體企業培訓會,邀請專家為當地與天麻相關的合作社、藥品企業進行標準的培訓,發放標準培訓資料100多本。
“要讓天麻產業在全縣扎根,更重要的是做強寧強天麻。有了標準,不僅規范了自己的生產加工,同時也引導種植戶規范種植。現在出產的天麻個頭大小均勻,品質穩定,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我們產業園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陜西羌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遠鴻告訴記者。
實施標準,提高質量是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把好質量關,該局加大檢測力度,開展全批次抽檢行動,以檢驗結果來檢驗標準實施的成效。截至目前,天麻產品質量抽檢全部合格。
標準引領,質量穩定,引導寧強產業發展步入了良性循環軌道。
陜西五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尤南告訴記者:“良好的地域種植優勢,原料再把好關,還有專家給予技術指導,現在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常常是供不應求。”
截至目前,全縣18個鎮辦實現天麻產業全覆蓋,有天麻兩菌生產企業23家、種植企業115家、加工企業56家、經銷商160余家,形成了集天麻研發、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勢態。
在此基礎上,為了做強品牌,今年,寧強縣市場監管局將開展寧強天麻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工作,推動天麻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
寧強縣位于陜西漢中,地兼南北之長、物盡秦巴之盛,是天麻的最佳適生區和傳統種植區。天麻種植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因其質優、性佳而馳名國內外藥材市場。“天麻之父”徐錦堂先生在寧強成功破譯了天麻生長密碼,實現了天麻野生變家栽。
天麻要種好,方法要科學。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標準引領作用“要堅持推行天麻產業的生態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格局。通過產業的標準引領,解決天麻生產中存在的種植、加工技術問題,規范天麻栽培加工生產全過程,提高寧強天麻的產量和品質,打造寧強天麻品牌。”寧強縣縣長黎建軍不斷倡導以標準為引領,推動這一優勢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漢中市市場監管局、寧強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發揮職能作用,圍繞天麻種植、加工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積極組織專家調研、研討,在標準立項、制定、實施中做了大量工作。
2019年底,漢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陜西森盛菌業科技有限公司、漢中市漢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寧強縣真菌研究所、漢中植物研究所、陜西省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制定發布《天麻標準綜合體》地方標準,對天麻的生產環境、菌種準備、種子質量、種麻質量、商品天麻質量、萌發菌和蜜環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蒴果生產技術規程、栽培生產、產地初加工及產品質量等九個方面進行了規范。
在此基礎上,縣市場監管局結合寧強當地天麻生長的特殊環境,開始組織適合寧強天麻產業發展的標準制定。成立天麻產業標準工作小組,聯合縣農業部門、科技部門、中藥辦、天麻研究所等相關部門及陜西理工大學中藥種植方面專家,先后深入漢源街道辦二道河、燕子砭鎮棗林壩、二郎壩鎮羅家壩和白果樹村、寧強縣真菌研究所等實地調研,著手《寧強天麻》標準制定。目前已完成該標準的修訂,預計今年年中正式發布實施。
標準重要,實施更重要。縣市場監管局采取了多種辦法,鼓勵龍頭企業率先使用標準,召開2次全縣天麻標準綜合體企業培訓會,邀請專家為當地與天麻相關的合作社、藥品企業進行標準的培訓,發放標準培訓資料100多本。
“要讓天麻產業在全縣扎根,更重要的是做強寧強天麻。有了標準,不僅規范了自己的生產加工,同時也引導種植戶規范種植。現在出產的天麻個頭大小均勻,品質穩定,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我們產業園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陜西羌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遠鴻告訴記者。
實施標準,提高質量是重要原因之一。為了把好質量關,該局加大檢測力度,開展全批次抽檢行動,以檢驗結果來檢驗標準實施的成效。截至目前,天麻產品質量抽檢全部合格。
標準引領,質量穩定,引導寧強產業發展步入了良性循環軌道。
陜西五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尤南告訴記者:“良好的地域種植優勢,原料再把好關,還有專家給予技術指導,現在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常常是供不應求。”
截至目前,全縣18個鎮辦實現天麻產業全覆蓋,有天麻兩菌生產企業23家、種植企業115家、加工企業56家、經銷商160余家,形成了集天麻研發、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勢態。
在此基礎上,為了做強品牌,今年,寧強縣市場監管局將開展寧強天麻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工作,推動天麻產業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