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下十幾度的天氣,通州漷縣鎮大香儀村一個300余畝種植基地里,幾棟溫室大棚里種著西紅柿、草莓、各種葉菜,但這里主要盛產的還是食用菌。據該基地負責人北京三寶香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顏凡雙介紹,該基地每年向北京市場輸送安全優質蔬菜3000余噸,除了綠色安全優質蔬菜,也有像平菇、香菇這類常規品種,同時,還會進行鮮銀耳、金耳等特色品種的種植研發。
從去年開始,基地將具有觀賞價值的菌類,包括新研發出系列鮮活珍稀食用菌統一進行簡單的技術處理,裝進經過特別設計的太空艙模型容器里,原本栽種在大棚,成熟后直接被送到商超、市場的菌菇就變身成了一款創意產品,既可以放在家中養殖,起到裝飾作用,也可以進到學校課堂,用于農業知識科普。“住進‘太空艙’的菌菇養起來非常方便,像養花一樣,定期澆澆水即可。”顏凡雙稱,2020年,這些“魔幻太空艙”菌菇已經走進北京市多所學校,用于教育教學使用。除了“魔幻太空艙”,基地還有“魔力妙妙屋”等多款創意產品。
一方面進行創意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基地也與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聯合研發的設施高效銀耳種植技術。“目前,北方市場的鮮銀耳比較稀缺,多以加工處理過的干銀耳為主。這套技術主要是利用原有日光溫室,低成本的設施改造,經過反復試驗,現在已能夠實現鮮銀耳規模化本地供應。”顏凡雙稱,除了銀耳,鮮活蛹蟲草、銀耳、金耳等珍稀品種高效種植也在積極摸索,這些在以往市場也多以干品常見,鮮活上市能夠實現居民現吃現采,最大程度保留了產品新鮮度和營養,同時,也將更好地豐富首都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