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我省將圍繞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質、擴大栽培食用菌規模兩大任務,從基地建設,品牌塑造,消費市場培育,產業鏈延伸等方面政策和科技支撐,將我省打造成全國野生食用菌貿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產貿易中心和全國大宗栽培食用菌生產基地。力爭到2022年,全省食用菌農業產值達400億元、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其中,野生食用菌產量達22萬噸、農業產值達180億元、綜合產值達430億元;栽培食用菌面積達30萬畝(30億棒)、產量達150萬噸、農業產值達220億元、綜合產值達600億元。
在全省食用菌基地布局上,《意見》提出,重點圍繞松茸、美味牛肝菌、松露、雞油菌、干巴菌、雞公式、青頭菌、紅菇、奶漿菌等9種野生食用菌打造一批保育及供應基地縣。圍繞木耳、香菇、平菇、姬松茸、羊肚菌、天麻等大宗栽培品種及金耳、白參、茯苓、大球蓋菇、黑皮雞公式、暗褐網柄牛肝菌等云南特色品種打造一批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縣。并在每個基地縣配套規模適度的分揀、冷庫、烘干、包裝等設施。同時,還將利用云南地形地貌及氣候特點,在野生食用菌基地縣選擇產量較大的適宜林地,采取“種質資源封育”“人工促繁”“包山養菌”等方式開展管護育菌,建設野生食用菌仿生栽培示范基地,提高野生食用菌產量及質量。通過菌種繁育培育中心,推進栽培食用菌菌種規范化、集約化生產,輻射帶動全省食用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
《意見》明確,依托現有食用菌交易市場,云南將結合產業發展需求,改造提升或新建規范化、具有不同功能區域的交易市場,形成以昆明為中心,南華、易門、香格里拉、昭陽、陸良為分中心的“1+5”交易市場格局。創新“云菌”交易機制。打造“云菌”公用品牌及10個區域品牌、10個企業品牌、20個產品品牌,培育10個食用菌地理標志產品。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的全程追溯體系。
為了鼓勵食用菌企業發展,《意見》提出食用菌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在省內新投資發展食用菌產業,實際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補。同時,還支持食用菌標準化戰略,發布實施國家標準的,每項獎勵30萬元;發布實施行業標準的,每項獎勵15萬元;發布實施地方標準或團體標準的,每項獎勵5萬元。對經選育成功且能推廣的新品種,經國家級審定通過的,每個新品種獎勵20萬元;經省級審定通過的,每個新品種獎勵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