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印江自治縣充分利用梵凈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這幾天,印江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迎來了黑木耳豐收采摘季。
9月22日,筆者在印江自治縣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黑木耳種植基地內看到,一排排菌棒上黑木耳長勢喜人,上百名群眾正搶抓有利天氣,忙著采摘成熟的黑木耳并進行晾曬,園區內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這個基地共發展黑木耳2000萬棒,每天來采摘黑木耳的人數200人左右,每天可采摘的鮮木耳30000斤左右。”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副鎮長秦用介紹著。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也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
今年48歲的徐群仙是印江自治縣木黃鎮盤龍村的建檔立卡戶,受疫情影響,她沒選擇有外出務工,而是來到園區上班,現在她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還可以照顧家庭,這讓她很滿意。
“我是2月份來的,一天80元工資。”木黃鎮盤龍村群眾徐群仙一邊采摘黑木耳一邊告訴筆者。
印江自治縣木黃鎮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是全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我們按照“強龍頭、重科技、創品牌、帶農戶”的發展思路,采取“龍頭企業 合作社 菇農”的模式,種植了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0.6億棒,從目前整個園區內的黑木耳長勢來看,豐收已成定局。今年我們預計可實現木耳干品產量100余噸,產值2400萬元左右,菇農可實現年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副鎮長秦用笑著告訴記者。
今年,園區已種植了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0.6億棒,培養專業菇農200余戶,輻射帶動了鳳儀、盤龍、五甲等村的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
9月22日,筆者在印江自治縣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黑木耳種植基地內看到,一排排菌棒上黑木耳長勢喜人,上百名群眾正搶抓有利天氣,忙著采摘成熟的黑木耳并進行晾曬,園區內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們這個基地共發展黑木耳2000萬棒,每天來采摘黑木耳的人數200人左右,每天可采摘的鮮木耳30000斤左右。”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副鎮長秦用介紹著。
食用菌產業的發展,也讓當地群眾實現了就近就業。
今年48歲的徐群仙是印江自治縣木黃鎮盤龍村的建檔立卡戶,受疫情影響,她沒選擇有外出務工,而是來到園區上班,現在她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還可以照顧家庭,這讓她很滿意。
“我是2月份來的,一天80元工資。”木黃鎮盤龍村群眾徐群仙一邊采摘黑木耳一邊告訴筆者。
印江自治縣木黃鎮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是全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我們按照“強龍頭、重科技、創品牌、帶農戶”的發展思路,采取“龍頭企業 合作社 菇農”的模式,種植了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0.6億棒,從目前整個園區內的黑木耳長勢來看,豐收已成定局。今年我們預計可實現木耳干品產量100余噸,產值2400萬元左右,菇農可實現年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印江自治縣木黃鎮副鎮長秦用笑著告訴記者。
今年,園區已種植了以黑木耳為主的食用菌0.6億棒,培養專業菇農200余戶,輻射帶動了鳳儀、盤龍、五甲等村的群眾實現穩定就業,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