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貴州省岑鞏縣大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雙孢菇生產基地,一朵朵雪白的雙孢菇冒出了菇床,長勢良好,工人們正忙著采摘,這是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岑鞏后首次產菇。“現在是先采小部分,不讓菇床太擁擠,給足雙孢菇生長空間,一個星期后就能大規模采摘了。”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郭涵介紹說。
“現在廠都開到家門口了,工作環境也不錯,每月還能拿到3500元至4500元左右的工資,家里家外都兼顧,很滿意。”正在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雙孢菇生產基地采菇的熊君,來自該縣注溪鎮注溪村,2019年6月底,熊君一家如愿搬遷安置到了大榕易地扶貧安置點,她告訴記者,搬遷后,一家人迎來了幸福新生活。
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岑鞏縣在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后續扶持各項工作,積極增設扶貧車間,引進的一家主要從事雙孢蘑菇育種、發酵、培殖、加工與銷售為一體的智慧農業企業,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總占地面積約80畝,全年預計總產量達10000噸。“我們一年能提供300個左右的就業崗位,一個月支付工人的工資需要120萬元左右。”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郭涵介紹,為了更好地讓易地搬遷群眾穩就業、就好業,該公司還制定了大榕易搬群眾就業優撫政策,真正讓他們“扎根”下來,安居樂業。
“在用工方面,我們98%向大榕易搬戶傾斜,2%向大榕村就業群體靠攏,優先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享受到‘兩分鐘’上下班的待遇。” 郭涵說,公司為給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保障員工福利待遇,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廠房,并為員工提供三餐服務,確保員工每個月都能拿到4000元的收入。
貴潤作為新興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的雙孢菇生產模式并不同于以往的傳統生產模式,其依托智庫 CTC(物聯網)+UCD(體驗交互)為載體,在 5G+大數據+云平臺下構筑“智慧農業”新模式,實現產品無農藥、無色素、無添加、可溯源。同時,采用國際先進雙孢蘑菇栽培育種技術、智能菇房,建立高標準檢測實驗中心和國內雙孢菇行業的制高標準。實現了周年循環生產,全程恒溫、恒濕、恒氧、恒氣等可視化數據立體栽培,不斷優化產品生產提升產品質量,顛覆產業結構,對標國際。
“我們融合了全球白蘑菇產業前沿技術,擁有世界先進的智能設備,是目前我國領先的雙孢菇馴化栽培、培殖、采收全鏈條一體化的現代智慧工廠。同時還是西部最大的雙孢菇智能菇房,實施雙孢菇的工廠化生產。”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亦波說。由于雙孢菇原料是采取秸稈、稻草、雞糞等發酵后作為培育原料。同時,雙孢蘑菇采摘后的下腳料菌渣,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成為有機肥,用于植物生長,形成綠色生態循環經濟鏈。該公司結合當地資源優勢,圍繞農業產業和特色,建立“生態智慧”發展模式,讓更多群眾通過產業帶動,實現增收致富。
“公司投入生產后,可消耗秸桿、稻草、油菜桿等農業廢棄物桿2.5萬噸,消耗雞糞2.5萬噸,產生有機質4萬噸,可解決農業有機用肥、改良土地 6 千余畝。下一步,這些資源的利用,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我們首先考慮當地。”貴州貴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亦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