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湖北鄖陽:“香菇小鎮” 托起扶貧大產業


    【發布日期】:2020-08-29  【來源】:經濟日報
    【核心提示】:“現在正是香菇點菌、養菌的時候,要提前做好大棚的通風消毒工作,今年計劃發展2萬棒香菇!”8月28日,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香菇產業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段順強正在忙著整理香菇大棚,為即將上架的香菇做前期準備。
          “現在正是香菇點菌、養菌的時候,要提前做好大棚的通風消毒工作,今年計劃發展2萬棒香菇!”8月28日,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香菇產業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段順強正在忙著整理香菇大棚,為即將上架的香菇做前期準備。
          鄖陽區青龍泉社區,如今已是一個頗具規模的“香菇小鎮”。 社區以“鄖陽香菇小鎮·滄浪之水人家”為主題,采取易地搬遷集中安置、扶貧產業集中配套、服務設施集中配建的湖北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經過3年多建設,吸納鄖陽區18個鄉鎮易地扶貧搬遷戶4200余戶、1.5萬人的青龍泉社區在這里建成,配套建成的1100余畝香菇產業基地成為易遷戶脫貧兜底產業。
          鄖陽區地處鄂西北,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集老、山、邊、貧、庫于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456戶163491人(含歷年動態調整人數),貧困村85個,貧困人口全十堰市最多、貧困發生率全省第二(35.63%),脫貧任務較重,貧困深度較深。
          “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定住、能致富”
          鄖陽區有易地扶貧搬遷對象2.2萬戶、6.4萬人,規模居全省第三。2017年,該區注意到,有些地方“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有些易遷戶“搬不出、穩不住、致不了富”。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決策者腦中產生:選擇一個自然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設一個可集納18個鄉鎮扶貧搬遷對象的大規模集中安置點。
          安置點易建,產業如何配套?經過研究,鄖陽區將目光投向香菇。
          該區是傳統香菇產區,土壤、氣候適宜,很多老百姓有種植經驗。在鄖陽區力邀之下,湖北裕佳菇業公司前來投資,提供技術指導、銷售渠道。
          一個香菇小鎮的藍圖漸漸清晰:選址于環鄖陽湖核心地段,總面積約2000畝,包括產業基地、易遷安置區以及生態建設區。其中,安置區建設居民樓164棟,僅一道山梁之外,就是占地1100余畝的產業基地。
          鄖陽以區農村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為主體,整合資金10億元,建設易遷安置區,實施“交鑰匙”工程。
          產業基地由專業公司承建,按照統一標準搭建香菇大棚,配齊生產設備、生產資料,減輕農戶前期投資壓力。
          同時,鄖陽區創新推出小微貸(人均2000元啟動資金)、小額信貸(5萬元以內貸款)等金融扶貧產品,為貧困戶提供資金支持。
          “小區已按城鎮化建設,有幼兒園、小學、農貿市場和社區醫院等,居民生產、生活可以不出社區。”青龍泉社區黨支部書記衛衍武說。
          “家門口種香菇實現了脫貧致富”
          朱有福是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居民,他是從鄖陽區大柳鄉杠子溝村易地扶貧搬遷來的貧困戶。以前,他和大數當地年輕人一樣,一直在外打工謀生。2018年12月,他們一家3口搬進了這個湖北省當前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香菇小鎮產業示范園。
          “政府免費提供菌種,還有技術員全程提供技術指導。”朱有福說,入住小鎮就分到3個大棚,后來,嘗到甜頭的他又主動承包了3個大棚。
          為了讓貧困戶“搬得出能致富”,園區管委會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模式,不僅手把手為菇農傳授香菇培育技術,還免費提供加工設備保障產品銷路。品相好的香菇高達50元一斤,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成本低,收益見效快,種香菇是個好門路!”朱有福如今已是半個香菇種植行家。他說,香菇一年產4茬,培育過程也省時省力。“生長環境得控溫,在揭棚、蓋棚上要下功夫,溫度濕度調節、菌棒注水、香菇烘干都離不開用電,這是主要成本。”
          為了保障香菇大棚用電的正常運轉,小鎮電工周建清在園區張貼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手機24小時開機,保證隨叫隨到。
          據介紹,當地電力部門成立了首席服務官制度。同時圍繞扶貧產業,申請了易地搬遷項目專項資金2000萬元支持項目電力配套建設,不僅為香菇小鎮打通了園區高壓線“主動脈”,還陸續為香菇培植基地穿針引線,建立“毛細血管”,確保每戶的香菇大棚的生產、照明等用電。
          據介紹,鄖陽區已建成香菇制棒車間28個、點菌棚333個、養菌棚4909個、出菇棚30801個。在建設香菇小鎮的同時,鄖陽區還配套建設香菇交易市場、香菇主題文化公園,并在臨近的譚家灣鎮建設占地近3000畝的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引進全國設備生產制造商、菌種供應商、輔料供應商、技術服務供應商等關聯企業,將產業鏈條拉長加粗。
          “實現掙錢顧家兩不誤”
          走進位于青龍泉村的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記者能夠感受到鄖陽區發展襪業的雄心壯志。
          偌大的車間里,一排排智能化襪機有序作業,五顏六色的紗線來回穿梭,編織出一雙雙款式新穎的襪子。
          “目前到位襪機1581臺,大部分是從意大利進口的世界最尖端智能襪機,如果全部投產,將是亞洲最大的使用高端智能襪機生產的企業。”公司負責人介紹。
          4萬平方米的廠區、年產襪子1億雙、可帶動3000人就業——這是有著“中國襪王”之稱的上海中昊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寶霖,在鄖陽的產業新布局。
          截至目前,鄖陽區已有28家襪業生產及上下游企業扎堆聚集,一個新的全產業鏈集群式發展的襪業生產中心初具雛形。
          “咱一個女人家,在家門口一天掙100多元,非常知足啦!”襪子生產車間里,42歲的武改娃一邊熟練的給襪子定型,一邊感嘆。
          他原先住在鄖陽區劉洞鎮程營村。兒子在讀技校,丈夫在今年4月交通事故去世。她去年5月份到企業上班,主要做襪子定型,月工資能收入2300元左右。這讓她很是滿意。
          據介紹,青龍泉社區充分盤活社區廠房、車間和辦公用房,出臺房屋“零租金”、專班協調水電路“三通”等,引進翻襪、玩具、農產品加工等5個“靈活務工”扶貧作坊,安置300余人穩定就業。同時,開發物業、綠化、保潔、保安等服務崗位160個,安置近200人。
          針對有能力、有意愿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社區積極聯系區內企業,定向提供就業崗位近1700個,加強勞動技能培訓,向區外企業輸送近3000人。
          “壯大務工經濟,配套香菇和襪業兩大兜底產業,發展小作坊、小編織、小加工、小買賣等‘四小產業’。”社區管委會書記衛衍武介紹,經統籌謀劃、多措并舉,青龍泉社區就業率達80%,還將引進智能育苗產業園和手機數據線、汽車坐墊等扶貧作坊,確保人人有事做、戶戶能增收。
     
    關鍵詞: 鄖陽 香菇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市| 浦东新区| 南召县| 亳州市| 当雄县| 丰宁| 昭苏县| 霸州市| 西贡区| 柯坪县| 北碚区| 新民市| 石嘴山市| 德昌县| 漠河县| 洛川县| 五大连池市| 海门市| 富民县| 蒙城县| 资兴市| 青海省| 尼木县| 昌吉市| 互助| 宁晋县| 龙口市| 上蔡县| 岳池县| 五华县| 乐业县| 台前县| 琼海市| 应城市| 宝应县| 彰武县| 丁青县| 曲沃县| 玉屏| 临泽县| 罗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