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投入500萬元,年產出500萬元,年凈收入50萬元”——陳明云正是廊下打造“蘑菇小鎮”、探索“三五牌”致富模式的受益者之一。在前期投入的500萬元中,農民只要自己掏150萬元,其余則由政府給予扶持補貼。目前,這種模式已輻射帶動5個種菇大戶,接下來還將有3至4戶被納入計劃。
在上海市郊,廊下鎮是小有名氣的蘑菇產地,早在上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就開始種植雙孢蘑菇。如今,廊下鎮打造全新的“蘑菇小鎮”,已吸引30多家食用菌企業落戶,推動蘑菇產業從傳統種植邁向工廠化栽培,并不斷提高機械化、智能化水平。目前,全上海每天消費近200噸雙孢蘑菇,而地產只有30噸,其中25噸來自廊下聯中食用菌合作社。每天早晨,新鮮采摘的聯中蘑菇,通過超市、電商、批發商等渠道,源源不斷到達上海市民的餐桌。
2014年開始,廊下鎮引入聯中食用菌合作社,投入5000萬元建設工廠化生產線,改變種菇方式、改良發酵方法、改善作業條件,變一年一季的種植采收周期為月月種、天天采,365天無休。去年,合作社30畝種植面積,30位采蘑菇的工人實現“畝均200萬產值”的好收成。眼下,合作社帶頭人陳林根又研究出蘑菇堆料三次發酵技術,讓周邊農民輕松跟著種蘑菇。只需一部手機,陳林根隨時遠程操控,“結對”農戶菇房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盡在掌握中。
日前,廊下鎮對外發布今年一系列重點產業項目。其中,雙孢蘑菇生產基地項目,與聯中食用菌合作社有關。項目主要包括新建三次發酵隧道、雙孢蘑菇工廠化菇房、蘑菇預冷保鮮車間及附屬工程等,計劃總投資1.648億元。項目建成后,將由聯中食用菌合作社租賃使用。項目計劃6月底開工,2021年上半年完工,預計年產三次發酵料4萬噸、雙孢蘑菇鮮菌菇3000噸,年加工蘑菇5000噸,預計年銷售額達1.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