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貢山,陽光和煦。貢山縣丙中洛鎮甲生村村民杜秀珍家大棚內一隊隊、一簇簇像降落傘一樣的羊肚菌成熟待采。
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最北端的滇藏交界處,是云南省唯一無春旱的地區,這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最適合種植羊肚菌。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貢山縣因地制宜,把羊肚菌種植作為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首選種植產業,采用“企業+合作社+種植戶”的方式在全縣范圍推廣種植羊肚菌1000多畝。其中捧當鄉和獨龍江鄉的合作社牽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460畝,茨開鎮、丙中洛鎮、普拉底鄉以集體經濟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540畝。
“獨特的氣候條件,以及無工業污染的生長環境,是貢山縣種植羊肚菌的資源優勢。2019年,貢山縣羊肚菌產量在240噸以上,實現產值1900萬元以上,每畝投入成本8000元左右,每畝純收入在3000至5000元。”貢山縣農業農村局農村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迪安全這樣介紹。
羊肚菌種植生長周期短、見效快,每年在12月播種,來年3、4月采收。2017年11月,甲生村在村里成立了羊肚菌種植合作社,推廣“致富帶頭人+”的模式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助推脫貧。“村委會給我們提供了菌種,讓我帶動48戶農戶一起發展,當年就種植了35畝羊肚菌,2018年春天純收益15萬多元。”貢山縣丙中洛鎮甲生村康達合作社負責人孔文軍說。
杜秀珍一家是第一批參與種植羊肚菌的農戶。2017年、2018年兩年分別種植2畝,每年家庭收入都增收1萬多元。連續兩年得到了的實惠,杜秀珍一家擴大了種植面積。“羊肚菌種植實際也不難,只要掌握好技術,省時省力,從整地、搭棚到種植、噴水、采收,用人也少。還有鎮里幫忙聯系好買家,采收好了打個電話,在家門口就可以收錢。去年冬天,我家又多種了1畝。”杜秀珍說。
為鞏固脫貧成果,貢山縣加大對羊肚菌產業的扶持力度,2020年通過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為農戶采購羊肚菌產業配套設施,減輕農戶資金壓力。
“縣里免費為我們發放了遮陰網、地膜、生石灰這些物資。雖說受雪災影響,今年羊肚菌產量有所下降,但有了縣里的支持和補助,我們的收入還是不少呢。”有了政策支持和補貼,雪災給杜秀珍一家帶來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杜秀珍所說的補助是咋回事呢?
2月上旬,正是羊肚菌幼菇生長的關鍵時期。為確保農戶有序開展春耕備耕,督促有關部門做好春耕生產儲備和農資保障工作,貢山縣成立督查工作組,走進田間地頭實地了解當地的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生產狀況。
2月14日,丙中洛鎮紀委書記羅麗梅帶領督查組到甲生村開展督查工作。督查組了解到,羊肚菌產量因雪災受到了一定影響,種植戶希望政府給予一定幫助和補貼。督察組記下農戶的訴求,回去后整理上報。
“在接到鎮政府反映的問題后,我們第一時間召開會議,決定對受災的羊肚菌種植戶給予每畝150元的配套設施恢復補助。從2月20日起,我們下派了農業工作專班到丙中洛鎮開展農戶損失、減產情況核算,計劃從珠海幫扶資金中給予農戶每戶1000元的補助。”貢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他們積極與菌種公司對接,為降低農戶損失提供幫助。待甲生村羊肚菌種植補助申請材料上報完畢,他們將第一時間把補助發放到農戶手中。
羊肚菌種一次可以收兩茬。眼下,杜秀珍正在進行第一次采收,只要定時噴水,細心照料,1個月后新的一茬羊肚菌將長成并等待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