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初春時節,金沙縣發展的千余畝羊肚菌陸續成熟進入采摘期。茶園、平壩、高坪、巖孔等鄉鎮(街道)羊肚菌基地里,業主正忙著組織群眾采收,并通過搭建互聯網營銷渠道向外銷售羊肚菌,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在茶園鎮沿河村的羊肚菌大棚里,一朵朵、一簇簇破土而出的羊肚菌,長勢喜人,一陣陣菌香沁人心脾。基地業主組織附近群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正在采摘成熟的羊肚菌,忙得不亦樂乎。
羊肚菌產業的發展,讓沿河村村民不出門就可以就近務工,增加經濟收入。
茶園鎮沿河村村民 周洪艷:“羊肚菌產業在村里發展,自己可以就近務工,在疫情期間,不出門就有經濟收入,每天在基地務工收入有80元,老板對我們很好,每天給我們發放口罩,消兩次毒,既彌補了經濟損失,又做好了疫情防控。”

沿河村羊肚菌基地由貴州宣倫菌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技術指導,種植的100多個羊肚菌大棚喜獲豐收。為減少疫情帶來的經濟損失,公司通過線上營銷的方式尋找市場,獲取銷售訂單。貴州宣倫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 何宣倫:“目前,羊肚菌產品已經上市,在疫情期間,通過線上線下銷售,目前已經銷售了一千多斤鮮品,目前保守估計產量在12000斤左右,總收入預計達到120萬元左右,給農戶增收30多萬元。”
沿河村羊肚菌基地的創辦,既盤活了閑置的土地資源和扶貧大棚,又引領全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走特色產業路,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的同時增加群眾經濟收入。茶園鎮沿河村駐村工作組組長 賴良俊:“沿河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專業合作社,引進經營主體,發展羊肚菌種植,盤活了我們的扶貧大棚資源,推進了產業結構調整,同時為老百姓就近就業提供了機會,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也給我們村集體經濟每年帶來了3萬元的收入。”
目前,該縣已引進貴州宣倫菌業有限公司、畢節海冠菌業公司等4家羊肚菌專業生產企業,在茶園、平壩、高坪、巖孔等鄉鎮(街道)發展羊肚菌產業基地300多畝,畝產量達到400斤以上,預計產值可達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