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轉暖,春耕生產陸續開始。濟寧魚臺縣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特別抓好以毛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生產管理工作,為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打下基礎。
在昌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一座座大棚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黑木耳大棚里,工人們正在為菌袋開孔,吊袋;毛木耳大棚內,工人們正在把發滿菌絲的菌袋上架,等待出菇。昌建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是魚臺縣食用菌產業規模最大的合作社,也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菌種生產基地,每年生產食用菌菌種300萬袋和菌包1500萬袋,菌種銷售到河南、江蘇、安徽、河北等10幾個省市。合作社采取示范基地+種植戶的發展模式,建設了110個大棚,免費提供給社員種植毛木耳,帶領社員及周邊村民通過種植毛木耳走上小康路。今年,合作社計劃投資近千萬元,新建設一處毛木耳等食用菌深加工車間,建設2000平方米的全自動食用菌菌種培養區,擴建一條年生產1500萬袋菌包生產線,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
魚臺縣是“中國毛木耳之鄉”,也是全國毛木耳栽培面積最大縣,食用菌栽培已經成為魚臺縣農業的重要支柱產業。目前,魚臺縣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抓好以毛木耳為主的食用菌生產。農業部門派出農技專家采取線上和線下的方式,加強當前技術指導和生產管理。今年全縣預計種植以毛木耳為主的食用菌4.3億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