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
幾場電閃雷鳴的大雨滋潤后,南華山林間的各種野生菌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雞油菌、青頭菌……一朵朵帶著泥土芬芳和森林氣息的野生菌,正等待人們的尋覓和采摘。
2019年8月2日,中國·南華第十六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五街鎮松茸采摘“開山儀式”在南華縣五街鎮六把地村委會菌王山舉行。“開山節”的舉行,標志著“南華第十六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正式拉開帷幕,預示著南華縣全面進入野生菌盛產采摘期,同時也告訴廣大吃貨朋友們可以到南華吃野生菌啦!
開山節現場,畢摩誦經祈福,感恩大自然給予菌農的饋贈,菌農們用打歌跳腳,表達他們等待一年終于可以進山采摘松茸的愉悅心情。活動現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喝攔門酒、唱迎賓調、彈四弦琴、吹迎賓大喇叭等傳統彝族民俗精彩呈現。隨后,菌農們在畢摩的帶領下進入菌王山,尋找今年的第一朵松茸。
松茸找到后,由畢摩系上紅繩,并由彝族少男少女共同摘下開山之后的首朵松茸,隨后對首朵松茸進行公開拍賣。最終,南華野生菌小鎮以12000元的價格拍下此次開山節采摘到的首朵松茸,拍賣資金將用來資助五街鎮2019年高考考取一本線以上的貧困大學生。五街鎮松茸山垛木房前,彝族群眾歡聚一堂,唱起青棚調,跳起左腳舞,共同慶祝這個預示著豐收的節日。

采松茸
松茸之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
五街鎮位于南華縣西部,海拔2430米,林地面積達29.0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2011年被命名為“云南省生態鄉鎮”。境內高寒冷涼氣候優勢較為明顯,以松茸為主的野生菌資源十分豐富,而且產量高、質量好,是南華縣野生菌主產鄉鎮之一。
據了解,五街松茸分布在鎮內的12個村委會、93個村民小組,松茸山面積達9萬多畝,產量150余噸。云南最好的松茸在南華,南華最優的松茸五街產。五街鎮于2002年被云南省林業廳、國家瀕管辦昆明辦事處命名為“松茸之鄉”,2007年第五屆“世界菌根食用菌大會”在五街鎮設分會場。

村民采野生菌
持證采摘,松茸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五街鎮大力實施封山育林育菌措施,有效保護松茸生長環境。“目前,五街鎮封山育菌面積達20萬畝,封山育菌核心區10萬畝,封山育茸區域達5萬畝。我們通過引導村民愛護森林、愛護植被,在封山育林育菌期間禁止砍伐和放牧,采摘過程中持證采摘,充分保護了野生菌的生長環境。去年野生菌產量達到了540噸,其中松茸產量達136噸。”五街鎮鎮長彭建林說。
據介紹,五街鎮通過強化松茸采摘技術培訓和實行松茸持證采集制度,最大限度保護松茸賴于生長的、十分苛刻的自然生態環境。從2015年起,五街鎮每年都要組織村小組干部、山林承包人、林權所有人、協會帶頭人開展松茸采集管理技術培訓,對培訓合格人員發放《五街鎮松茸采集證》,只有持證人員才能入山采摘松茸。在松茸采摘過程中嚴格執行采摘標準,禁止采摘7厘米以下的童茸和破壞菌塘,保障了以松茸為主的野生菌產業可持續發展。

拍賣儀式
促農增收,松茸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五街鎮通過封山育林育菌和搞活松茸山承包經營機制、實行松茸持證采摘,加強松茸生產基地建設,持續提高五街松茸的產量和品質,產品出口日本、韓國和歐洲等地。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野生菌產業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了力量,成為了當地彝族群眾增收致富、助推產業脫貧的支柱產業。
據了解,五街鎮農民人均8449元的純收入中有2000多元就來自松茸等野生菌采摘收入。五街鎮咪黑們村委會村民羅應琴家承包林地50余畝,去年通過賣松茸和其他野生菌,收入達到2萬余元,松茸產業讓當地人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