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士慶作報告
7月13日,在2019第三屆全國蟲草大會上,臺灣大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瞻技術長趙士慶以“物聯網結合大數據于蛹蟲草產業生產管理之應用”為報告題目向與會代表進行了分享。
“通路市場重視功能性。功能性一定要做足功夫。”趙士慶對功能性作了說明。自有通路為專業醫藥人員為主,中醫師、藥師、西醫,超過3000家專業醫藥通路,有著專業醫藥人員的嚴格標準。市場需求是真材實料、功能性成分到實際效用。要無毒栽培、歐盟奶素食品認證及蛹蟲草子實體重視功能性成分。具有保健與醫藥價值的蛹蟲草,是因應通路需求而發展的路線。功能性蛹蟲草除了研發與生產成本外,還要將品檢成本、各種功效與安全性試驗成本一并加計。
在報告中還提到,蛹蟲草生產面臨菌種的退化、變異,培育過程的不穩定性等挑戰課題。因此,探索新技術成為增強專業的工具。從3D打印機、arduino芯片、物聯網架構、物聯網結合傳感器是否能探究蛹蟲草奧秘、實作各種大數據收集裝置、從大數據邁向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進行科技探究。利用大數據技術挖掘蛹蟲草未知因子,重新認識蛹蟲草,生產管理更上一層樓。

報告現場
大數據(Big Data)又稱為巨量數據,這些數據規模龐大,大多超出人類在可接受時間內的收集、應用、管理和處理能力。可以對資料的廣度(種類)、深度(精度)、連續性(密集度)進行操作,資料收集、資料采礦等。而資料采礦又可以進行大數據分析、特征分析、AI預測。
大數據方式是生物研究方法的另一種可行方向。傳統方式是研究者透過先前的研究成果,進行推測假設,并擬定新的實驗因子進行下一階段試驗,證實假設是否成立。大數據方式是在平時量產過程中,持續收集數據,搭配不斷變動的真實環境,經由數據分析,掌握各因子資料的關聯性,藉以推測新的潛在因子。蛹蟲草子實體培養產程大數據的類型主要有主動數據、被動數據、成果數據、其他數據共四類,通過數據的采集、收集、分類可以分析、觀測蛹蟲草生長條件。
實踐大數據第一步是自動收集裝置,通過聯網芯片+傳感器+裝置載臺,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的方式,收集生長數據,并集中在數據庫主機,透過實時統計技術,調控生長條件,生長過程的完整大數據紀錄,有助于利用生長結果來發現可能隱藏而重要的生長因子。趙士慶表示,實際運用于蛹蟲草生產管理的價值也很高。可以更精確掌握蛹蟲草的生產現況,并提供不良環境預警機制。朝向自動化回饋環控,使蛹蟲草達到生產預期目標(產量↑、功能性↑),巨量資料收集,利于進一步掌握生長關鍵因子。同時,通過數據集整理(去撫存菁)、各數據間的交互關聯性等四個階段賦予數據集意義與價值。

報告現場
報告最后,趙士慶提到要在大數據之前,落實蛹蟲草基礎工程。主要方向為穩定的菌種供應與優化技術、環控條件的專家智慧、確立蛹蟲草利基方向、環境衛生與危害預防、質量檢驗與分級管理。
2019第三屆全國蟲草大會以“逆風破局 發展有道”為主題,于7月12-14日在遼寧沈陽舉行。會議安排有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蛹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冬蟲夏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蟲草產業企業家論壇、蟲草產品展銷及品牌推介活動、參觀考察等環節。大會凝聚了蟲草行業最權威的專家學者和最具實力的企業家,來自全國各地200余名代表圍繞“逆風破局 發展有道”從多角度深層次探討交流蟲草產業發展,提出破局和發展方案。本次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中國菌物學會蛹蟲草產業分會、遼寧省蛹蟲草協會、易菇網、遼寧國投源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由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食用菌協會、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沈陽師范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食藥用菌研究所、浙江泛亞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菌物學會蛹蟲草產業分會還于7月14日上午舉行了成立大會,蛹蟲草產業增添了新平臺,迎來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