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圍”的蛹蟲草
從上世紀70年代到今天,40年間冬蟲夏草的價格漲幅超過萬倍,曾經每公斤僅20元,如今優質蟲草普遍在每公斤20萬元左右。近年來,受全球氣候和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變化影響,冬蟲夏草生長的宏觀環境和微生物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冬蟲夏草資源正面臨萎縮的危險,而人工栽培技術僅有極少數企業掌握,產量有限,未來,冬蟲夏草價格將有可能繼續上漲。野生冬蟲夏草和野生蛹蟲草均非常稀有,但蛹蟲草已實現規模化人工栽培,以價格絕對優勢崛起,成功“突圍”蟲草市場。
蛹蟲草營養豐富,且具有保肺益腎,強身健體之功效,是理想的保健食品。蛹蟲草有與冬蟲夏草相同或相似的化學成分和藥用價值,這為解決野生冬蟲夏草資源緊張的問題提供了出路。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進行蛹蟲草學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經過30年的努力,蛹蟲草已在我國實現了人工規模種植和大規模液體發酵。蛹蟲草也被列入新食品原料目錄,而人工蛹蟲草子實體制劑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進入臨床,大量蛹蟲草深加工產品相繼面世,并獲得市場認可。
據不完全統計,蟲草產業年產值超過300億元,其中天然冬蟲夏草約為120-200億元,蛹蟲草100億元,蛹蟲草成為第二大蟲草類產品。
鋒芒畢露的遼寧蛹蟲草
“今天在我們遼寧民生領域,如果讓我們推選一款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那一定是蛹蟲草。”遼寧省蛹蟲草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沈陽師范大學特種菌業研究所教授王升厚在2018第二屆全國蟲草大會上如是說。據了解,遼寧省年產蛹蟲草6000噸左右,占全國總產量的70%,傲居全國。
據遼寧省蛹蟲草協會的調查數據,目前遼寧省蛹蟲草生產主要分布在沈陽、遼陽、丹東、大連、朝陽5市,2017年全省北蟲草栽培戶數482戶,栽培總量6362萬盆,生產北蟲草干品5677噸,產值3.4億元(不含深加工產值)。據介紹,目前遼寧蛹蟲草盆栽技術體系十分完善,基本解決了蛹蟲草菌種安全供應問題,先后備案蛹蟲草新品種有11個,特色蛹蟲草培育已初見端倪、暫露鋒芒。隨著產學研合作的不斷加深,遼寧還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加工企業,如遼寧國投源康、遼寧隆維生物等公司。
未來,蛹蟲草還將形成巨大且更加完備的產業鏈,這個新興的產業將在生物活性物質、藥理學、產業化生產技術與產品研發等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據了解,2019第三屆全國蟲草大會還將專門設置蛹蟲草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并請到全國的產學研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作為對話嘉賓探討蛹蟲草發展。此次會議由中國菌物學會、易菇網主辦,將于7月12-14日在遼寧沈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