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漳平市永福鎮龍車村杜鵑果蔬專業合作社高山雙孢菇種植基地,合作社領頭人陳天淦正忙著指導村貧困戶陳振淮、陳奇龍等10多位務工人員,做好高山雙孢菇種植原材料前期準備。“雙孢菇是一種可食、可補的著名食用菌,其菌肉肥嫩,含有較多的甘露糖、海藻糖及各種氨基酸類物質。營養價值是蔬菜、水果的4至12倍,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 陳天淦說。
該合作社擁有永福鎮龍車村、洪坑村兩個種植基地,種植規模為3.2萬平方米。龍車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村,平均海拔1000米,晝夜溫差大,無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優良。經科學考察,陳天淦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引導幫助下,引進漳州等地先進的食用菌栽培技術,充分利用牛糞、稻草等易得的可再生資源,發展種植綠色生態的雙孢菇。
漳平市農業農村局食用菌辦負責人黃天南表示,相比目前傳統的食用菌種植模式,發展雙孢菇產業消耗木材少,可有效解決菌木矛盾,實現了食用菌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新轉型農民,陳天淦早期承包荒山養殖生豬,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因龍車村是城區飲用水水源地,他第一個拆除豬欄,主動配合政府進行生豬養殖污染治理。同時積極外出考察創業,趕赴江蘇、漳州等地學習雙孢菇種植技術,還有針對性到福建農林大學、龍巖市農校等參加培訓,向經驗豐富的老菇農學習實操,探索發展高山雙孢菇產業。
種植高山雙孢菇獲得成功后,為帶動有勞動能力、因缺乏技能的貧困戶早日脫貧,在陳天淦的提議下,2015年以來,以高山雙孢菇種植生產為媒介,幫助10余戶貧困戶年增收達1.5萬元以上。同時,永福鎮努力協調,創新出貧困戶出資2000元共建2000平方米菇棚,為貧困戶提供學習種植雙孢菇進行產業扶貧新模式,并由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營銷,確保菌種質量及科學栽培,參與的貧困戶年增收5000元。
目前,高山雙孢菇種植模式正向漳平市赤水、吾祠等鄉鎮推廣,累計興建了菇棚5萬平方米,幫助100余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2019年3月,龍巖市第一季度脫貧攻堅培訓班100多人,將合作社項目基地作為激勵性扶貧典型進行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