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慶元縣屏都街道八三村,電力工人正忙著為縣宏鵬家庭農場屏都街道八三村“菇光互補”科研基地光伏發電項目進行電力并網。據悉,慶元“菇光互補”科研基地光伏發電項目于2018年11月份左右開工建設,12月21日通過竣工驗收。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利用陽光產生電能的技術,屬于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項目。太陽能發電設備不僅無噪音、無污染、無輻射,安裝后,還能對房屋起到隔熱效果。同時發電設備無需維護,運行穩定,使用壽命超過30年。
“‘菇光互補’科研基地光伏發電項目是復合型光伏電站項目,以農業生產(種植香菇)為主光伏發電為輔。”慶元縣宏鵬家庭農場負責人胡惟鵬告訴記者,該基地占地面積130余畝,目前種植有香菇棒100萬段左右。項目計劃建設“菇光互補”科研菇棚200平方米,菇棚支架采用熱鍍鋅方管焊接大棚,建設形成18.2KW分布式光伏的“菇光互補”科研基地。
項目實施過程中,光伏組件安裝在菇棚上方的支架上,無須大面積硬化,只需在菇棚之上“種太陽”。逆變器和并網柜安裝在農場配電房的墻上,并網的線路沿著農場原有線路走,不增加永久性建筑物。項目實現了光能和土地的集約化、立體化綜合利用,是探索傳統食用菌產業與新型光伏產業相結合的重要路徑,同時還是助推慶元縣從食用菌大縣到食用菌強縣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