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因受氣候、技術條件限制,海南的食用菌產業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化種植,但海南對食用菌的需求量很大,目前食用菌幾乎一大半都是依賴島外輸送,一方面影響了食用菌的新鮮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成本。基于海南食用菌市場現狀,和食用菌周期短、經濟收益快的優勢,去年年底,在什運鄉鄉委、鄉政府的支持下瓊中龍源種養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依靠瓊中的地理優勢,將村里廢棄的廠房改造成食用菌種植大棚。
產業發展之初,貧困戶依托政府發放的3000元扶貧資金作為股金入股,6個村集體經濟也相繼加入,瓊中龍源種養專業合作社吸納到產業扶持基金704.9萬元。合作社負責人根據以往的經驗,摸索出一條“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產業扶貧新模式,貧困戶角色轉變為“股東”,通過“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讓產業蓬勃發展,當地消費者也吃到既便宜又新鮮的菌菇。
目前,瓊中食用菌的生產量海南食用菌的市場需求量還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下一步,瓊中將擴大食用菌規模,爭取每天向市場供應菌菇達4萬斤,若以每斤收購價7元、每包菌菇產量2斤來算,年產值預計將達8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