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農業農村部在福建福州啟動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主旋律的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正式拉開序幕。8月8日,作為農業農村部2018“農業質量年”的主要活動內容,質量興農萬里行的火種傳遞到了云南,并在“野生菌王國”——南華縣開展了授旗儀式。
南華縣地處滇中高原、川、滇交通要道,是全國野生菌品種最多、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縣,被第五屆世界菌根食用菌大會組委會命名為“野生菌王國”。其境內已知野生食用菌種類達290多種。松茸、塊菌、牛肝菌、雞油菌世界四大名菌在南華都有出產,并遠銷海外。同時,南華縣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中國野生菌之鄉”,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野生菌美食縣”,被國家林業局認定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縣。其“野生菌王國”的品牌效應得到不斷提升。

作為質量興農萬里行活動的第二站——云南,相關人士表示,“云南有很多的特色產業,其生產的普洱茶、火腿、鮮花餅、野生菌等在國內都享有很高的名氣。就為何選擇南華縣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云南是野生食用菌的王國,而南華縣更是食用野生菌王國中的王國。二是人們可能對野生食用菌了解的不多,通過此次活動讓大眾對野生食用菌有更深入的了解。三是野生食用菌作為云南的特色產業,其現階段呈現出的一些特點具有一定代表性。也貼合質量興農萬里行的主題。”
據悉,南華縣是“第二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擁有國內領先的野生菌行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中國·南華野生菌信息港,其網上博物館是至今為止中國收錄野生菌類最全的博物館。
中國南華野生菌信息港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文表示,“信息港利用了大數據的優勢,綜合了全省各地的野生菌信息,南華野生菌指數是中國野生菌的唯一指數,引導中國野生菌價格走向。”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副研究員陳松在座談中指出,南華野生食用菌作為地方特色富民產業,由于組織化程度較低,過程管控不規范,可能阻礙野生菌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建議由實力企業或合作社先行試點,探索以完善電商交易平臺為抓手,研究制定過程管控規范和分等分級團體標準,引導農戶科學采摘、規范經營、品牌運作,逐步形成全程標準化示范基地樣板,積極推動制定野生菌產業扶持政策出臺,相信南華野生食用菌產業將會拓寬更大發展空間。
據了解,為持續推動南華縣野生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政府采取了建強基地、封山育菌、封山育林、保育促繁等一系列措施。相關人士表示,該措施防止了野生食用菌的過度開采,保證了野生食用菌的質量和產量。
資料顯示,南華縣通過培育發展,目前形成了咪依嚕天然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欣泰野生菌集團開發有限公司、新世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騰龍物流公司、恒沅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等具有一定規模的14家野生菌加工企業。其野生菌產業已成為促進南華縣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和展示南華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