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新生作報告
易菇網訊:“羊肚菌栽培技術需要量化的技術標準,目前我們還沒有確定針對一個具體生產者、田塊的一套完善的技術標準。”3月10日,西南科技大學賀新生教授在2018第三屆全國羊肚菌大會主旨報告上作“羊肚菌栽培技術的標準化”的報告時指出。

報告現場
會上,他從羊肚菌生產現狀分析、羊肚菌栽培方式的案例分析、物種和菌株的選擇標準、菌種質量標準、栽培設施標準、營養料袋質量標準、光溫水肥氣的控制標準、風雨雪霜凍旱的控制、有害生物的控制等方面進行了闡述。
報告中,他特別重復了羊肚菌的概念,羊肚菌是羊肚菌科中Morchella屬所有物種的統稱,包括了很多的物種。并不是單指一個具體的物種,特別不僅僅是指Morchella esculenta這個物種,羊肚菌是“一類”食用菌, 不是“一種”食用菌。

談及羊肚菌栽培低產的原因是生產技術沒有標準化,量化的技術標準,沒有可執行完善的技術標準化體系。種源方面,不出菇的物種,不出菇的方法得到的菌株;菌種、營養料袋方面質量、數量沒有標準;栽培設施,靠天吃飯,基本不能夠控制光溫水肥氣,不抗御風霜雨雪凍旱;生物因子方面,全開放的栽培系統,病、蟲、草危害嚴重。
他指出,羊肚菌栽培技術標準化的要點主要包括技術參數標準化,滅菌嚴格種可靠,光溫水肥氣可控,風霜雨雪旱可防,草病蟲藻害可治,產量質量有保證。
“中國食藥用菌行業的哲學思想是通常是技術越簡單越好,成本越低越好,設備越少越好,生產周期越短越好,操作越開放越好,任何人都能夠掌握就好,不花錢學習技術就好,菌種送給我最好,發菌、出菇不管最好,培養料不滅菌最好,滅菌時間越短最好,滅菌空間堆碼越多最好,污染了也能夠出最好!”賀新生教授笑稱到。然而這種觀念的結果則是效益低下。
隨后,他舉例分析了作物套作,露地栽培、無棚栽培、簡易大棚、簡易平棚+小拱棚、高拱棚、保溫大棚、北方暖棚、矮平棚、林下栽培等羊肚菌栽培方式。現場還就物種和菌株的選擇標準、菌種生產與使用標準、栽培種標準、栽培設施的標準、營養料袋質量標準、光溫水肥氣的控制標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迪慶州農牧局、易菇網共同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締造產業命運共同體 共創產業發展新機遇”。 大會安排了主旨報告暨羊肚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品牌戰略與市場攻略論壇、北方地區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共19個報告。同期舉行了迪慶香格里拉食用菌行業產業協會成立會議、羊肚菌栽培基地參觀,現場展覽等活動,是全國羊肚菌從業者的一次年度盛會,也是2018年全國食用菌行業開年第一個較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品牌盛會。
此次大會由中國菌物學會、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菌物學會菌物產業分會、迪慶州農牧局、易菇網共同承辦,本次大會的主題是“締造產業命運共同體 共創產業發展新機遇”。 大會安排了主旨報告暨羊肚菌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羊肚菌品牌戰略與市場攻略論壇、北方地區羊肚菌栽培技術研討會共19個報告。同期舉行了迪慶香格里拉食用菌行業產業協會成立會議、羊肚菌栽培基地參觀,現場展覽等活動,是全國羊肚菌從業者的一次年度盛會,也是2018年全國食用菌行業開年第一個較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品牌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