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從浙江檢驗檢疫局麗水口岸獲悉,“麗水山耕”今年產銷兩旺,不僅在近期的浙江農業博覽會上大博眼球,成為寵兒,并且出口增長形勢喜人。截至11月,累計出口818.35萬美元,增長146.59%。
“麗水山耕”是麗水市于2015年為發展“生態精品農業”而創立的農產品公用品牌。該品牌涵蓋轄區九個縣(市、區)的1000余種生態精品農產品。如縉云麻鴨、松陽茶葉、龍泉靈芝、景寧惠明茶、云和黑木耳、遂昌菊米、慶元香菇、青田田魚、處州白蓮等在國內都享有一定知名度,其中,景寧惠明茶還在巴拿馬獲得過首屆世界博覽會金獎。
為助推更多的“麗水山耕”精品農產品走出深山,漂洋過海闖蕩世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浙江麗水檢驗檢疫局從政策、資源、技術等優勢,推舉措,出實招。
改革“趟路子”:試行出口備案基地全域化。為解決食用菌出口原料不足和企業自建基地難題,聯合慶元縣在全國率先試行基地全域化,目前已有1520畝農戶基地通過審核成為公共出口備案基地,所產食用菌可以直供企業加工出口,有效解決了企業自建出口基地難題,預計每年可增出口食用菌原料4500噸。1-11月慶元縣食用菌出口同比增長6%,高出浙江省10個百分比。
政策“開口子”:開辟麗水山耕出口綠色通道。麗水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農產品豐富,僅“麗水山耕”年銷售額已突破60億元。但是全市卻僅28家食品農產品出口備案注冊企業,每年有高達數億元的“麗水山耕”被外地企業收購加工出口。尤其作為產茶、產桔、產筍大市,卻沒有柑桔出口企業,僅有的1家竹筍罐頭和袋泡茶企業,規模不大,出口量很小。為解決出口企業少、農產品出口難題,近期浙江檢驗檢疫局政策開口子,為“麗水山耕”出國門有了一張特殊的綠色通行證--允許取得出口備案或QS認證的“麗水山耕”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
山珍“創牌子”:開展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麗水生態環境排在全國前列。打好“生態牌”,浙江麗水檢驗檢疫局主動助推“麗水山耕”創牌子、擴影響。目前有慶元香菇、龍泉黑木耳、青田田魚、蓮都梅峰茶等9個“麗水山耕”子品牌被評為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數量居浙江省首位。
助企“出點子”:實施自貿協定指南針工程。針對農產品輸歐美日等國競爭激烈、技術壁壘趨嚴的形勢,該局及時啟動“自貿協定國檢指南針”工程,編制了轄區前100個出口產品自貿區關稅減免清單,引導企業向“一路一帶”沿線國家市場轉移,同時幫扶企業通過申領原地產證享受更多的國外關稅減免。1-11月簽發原產地證書7269份,同比增長20.09%,企業獲進口國關稅減免超8000萬元。
惠民“送票子”:推出公共免費檢測技術服務。除免收農產品出口檢驗檢疫規費以外,還與各縣市區政府合作搭建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對“麗水山耕”出口前質量把關的產品檢測實施全免費,全年“麗水山耕”出口免收規費、檢測費超500萬元。另外,今年慶元縣新增了1520畝公共出口基地,每年預計企業節約基地建設成本和原料采購成本可達1400萬元,增加農戶收益近1000萬元。
(原標題:“麗水山耕”漂洋過海 累計出口818.35萬美元)
(原標題:“麗水山耕”漂洋過海 累計出口818.35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