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重達0.66公斤,長約24厘米的松茸嗎?網友“云南大理《阿雙》”爆料稱:20日,他在南澗無量山櫻花谷采摘野生菌時,采到了這樣的一枚“巨無霸”松茸。消息傳出,網友跟評者眾:前有騰沖發現巨大口蘑、普洱發現巨型蘑菇,現在又有“巨無霸”松茸……為什么今年菌中豪杰那么多?記者就此采訪了植物學專家。
掃描
“巨無霸”松茸被泡酒了
“云南大理《阿雙》”家住南澗縣寶華鎮無量村委會滿所村,真名叫做左利國,大家都喜叫他的小名:阿雙,專做農產品生意及收購野生菌。經阿雙測量,他發現的這枚松茸重0.66公斤,長24厘米。
“采到這枚松茸的地方,我以前也采到過松茸。一般的松茸,高度5~10厘米,這枚松茸的高度已經是平常松茸的好幾倍。”“云南大理《阿雙》”說,他采了14年的野生菌,還是第一次看到體型如此不一般的松茸。
不過,這枚松茸已經被阿雙用來泡酒收藏了。
騰沖發現的巨型菌子經國家職業中毒所對圖片進行形態學比對,初步鑒定為巨大口蘑,但最終還需分子生物學鑒定,目前實物樣品正在送檢中。工作人員提醒,此野生菌還未完成最終鑒定,請廣大民眾勿采食。
釋疑
有的菌子天生就是“巨型”
“菌子長這么大,可能是兩方面原因吧。”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說,一方面是這個物種天生就可以長得很巨大;另一方面是今年雨水多,有利于生長,蘑菇沒有水就沒法生長。
不久前騰沖發現的巨大口蘑,一般單從重約20公斤到30公斤,之前發現最重的有150公斤,是2015年在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康平鄉發現的。
巨大口蘑目前已經能夠人工栽培了,名叫“金福菇”,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有蛋白質27.56%、粗脂肪9.58%、總糖38.44%、粗纖維8.20%,子實體肥厚脆嫩,味微甜而鮮美,耐貯性好,適于鮮銷與干制加工。
每年大量野生菌上市的時節,都是要等下了雨后。很多市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一場雨水迎來一波野生菌上市,雨水一多,野生菌就多;雨水少,野生菌就少。
“這種蘑菇還是值得研究的。”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趙永昌說,巨大口蘑生長在肥力不算非常好的土壤里,卻能在野外快速長得那么大。如果菌子新鮮時重達100多公斤,干重可以達10多公斤,這么多的干物質是怎么長出來的。在人工栽培條件下,卻長不了那么大。
口感
大菌子沒小菌子好吃
巨大口蘑天生就是“巨型的”,雞樅菌、松茸怎么也能長那么大呢?市民經常見的雞樅、松茸都不太大,很多雞樅甚至菌傘還未撐開,還沒完成開枝散葉的生命歷程就已被人采了拿到市場上來賣,所以常見的菌子都不會太大。
趙永昌說,雞樅有好幾個種,有的生得大些,有的生得小些;還跟氣候條件有關,熱點的地方菌子也要長得快長得大一些。如黃皮雞公式,長得大的菌傘撐開后有傘那么大。
雞樅、松茸這些菌子都是一年生的,而像靈芝、樹舌是多年生的,能夠多年生長,所以個體長得更大。據媒體報道,2003年8月,江西省武功山原始森林中發現了一個巨型靈芝,剛采下來時重達110公斤,高86厘米,被譽為“靈芝王”。
楊祝良介紹,從營養上來說,長大后的蘑菇食用價值往往會變低;一般說來,沒有“開傘”的菌子口感和味道更好。有些人重金收購所謂的菌子王,雖然可以作為展示用,但只能在保存液中長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