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做好湖南省懷化市靖州縣產業扶貧工作,提高扶貧戶茯苓種植水平,10月26日上午9點,靖州縣扶貧辦聯合縣經信科技和商務培訓會。
糧食局,邀約靖州茯苓協會會長王先友在扶貧辦二樓舉辦了一場茯苓節料無公害栽培與加工技術 各大扶貧產業基地(合作社)負責人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00人參加培訓。
王先友以湖南補天藥業有限公司、湖南龍豐茯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例,講授了茯苓菌種的選育、繁殖,規范茯苓菌種廠、種植技術的創新及質量宣傳等多方面知識。
王先友表示,靖州茯苓產業的持續發展和生產鏈條的形成,帶動著靖州縣其他相關六個產業的同步發展,并為城鎮社區和農村五十至六十五歲的中老年貧困勞動力提供著上萬個就業崗位。
王先友鼓勵技術創新,最大化地進行資源利用。同時,王先友強調,一個好的茯苓產業基地,至少需要花費5—10年的時間去培育出好的菌種。而靖州茯苓產業基地如今已受到了國內廣大市場的認可,我們更應利用好這一優勢,不斷提高茯苓種植科技水平,帶動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國家增稅。
為了加大靖州脫貧攻堅電商服務建設,還邀請了電商代表彭英和李巧華,就如何通過電商渠道銷售茯苓產品進行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