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到,菌子笑”,一連幾場大雨,南華的千里群山上,蒼翠林木的指縫間,落葉履蓋的土層中,各種各樣的菌子如雨后春筍般爭先恐后破土而出,一叢叢、一片片、一朵朵,隨處都能看到菌農們采菌的身影,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南華縣龍川鎮云臺山村委會的山梁上,起國昌早早起床和妻子一起帶著午餐,匆匆往自家承包的山林趕。“連續下了幾天的雨,山上的松茸、牛肝菌該出土了。現在松茸還比較少,云臺山的松茸在市場上每公斤可以賣400到500元,假如能找兩公斤的話,就可以有800多元收入。一年能采菌子的時間也就兩三個月,往年都有3萬多元的收入,今年除去承包費,3萬元的純收入還是有的。”起國昌說。
“野生菌王國”的美譽,注定了南華是個多山的縣。南華縣地處滇中高原,位于楚雄州西部,山區面積占96%。據普查,南華縣近250萬畝林地面積中,有野生菌生長的林地達200萬畝,年儲藏菌資源量1萬多噸。縣內已知有野生食用菌2綱9目26科290多種,主產松茸、塊菌、牛肝菌、羊肚菌、雞油菌、干巴菌、虎掌菌、雞公式等,經濟價值較高的四大名菌松茸、塊菌、牛肝菌、雞油菌均有大量分布。特別是松茸分布于縣內的10個鄉鎮61個村委會,面積達70多萬畝。
隨著時下的南華野生菌逐漸進入市場,南華人的生活也因此精彩了許多。村民們每天清晨都會悄然進入深山,把草間樹下的一朵朵野生菌裝入背簍,分布于各個村頭野生菌收購點的小販們忙著招呼來賣菌的村民,分類、過秤、付款。最為熱鬧的還要數位于楚大高速公路南華收費站外的野生菌交易市場,為“菌”而至的客人在野生菌市場里扎堆,面對眼花繚亂的菌堆,看看、聞聞、掂掂、挑選、討價還價。野生菌加工企業的車間內,人聲鼎沸,機聲隆隆,工人們一字排開,分揀、削泥、清洗、裝箱,送入冷庫保鮮。彝山菌苑、喜洋洋美食苑、蘑菇園等以經營野生菌美食為主的餐館門口,過往車輛和游客絡繹不絕,生意火爆。“中國•南華野生菌信息港”線上的野生菌交易價格指數一天一個樣,一份份野生菌定單紛至沓來,各類野生菌隨著互聯網訂單紛紛進入城市,走上餐桌。
依托南華野生菌資源稟賦和多年的推動發展,南華縣成為了全國野生菌品種最多、產量最大、質量最好的縣,成為了目前國內最大的松茸交易市場及野生菌交易集散中心,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其中,松茸、牛肝菌因質優量大、富含營養,遠銷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實現野生菌市場交易量7677噸,交易額5.29億元,其中,外貿出口1000多萬美元。
也正是野生菌的美麗誘惑,野生菌上市的季節,每天都有眾多國內外客商云集南華交易野生菌。據初步統計,在南華縣約有11萬人次參與野生菌管理、采集、出售等活動,是南華除了烤煙、農作物種植外,投入人力最多的一項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