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慶元,走橋祈福、賞生態風景;來慶元,感俗聽風,游菇鄉秀景;來慶元,創業致富,強農超對接;來慶元,開史聞香,體非遺文化;來慶元,探古尋源,拜香菇始祖;來網絡,朝圣始祖,上香、獻花、敬酒。這幾天的慶元,熱鬧非凡,一派民俗節慶盛會氣象。
9月8日,2017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大典暨“民間民俗、和諧菇鄉”巡禮活動在“中國香菇第一城”——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舉行。


來自國內各地、海峽兩岸,以及韓國、日本等世界各的近千菇業人士齊聚“香菇開史的地方”,尋根問祖,共同祭拜香菇始祖吳三公,傳承千年香菇文化。
在大典舉行的西洋殿,只見“菇神廟”內燈籠高掛,廟外彩旗飄揚,菇民、群眾齊聚一堂,進獻花籃、進香祭拜吳三公,表達對香菇始祖的尊敬之情和對豐收的殷切希望。同時,世界各地的菇民及各界人士,亦可通過“2017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官網進行視頻網絡直播觀看,以及過行網絡朝圣。
據介紹,2017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大典暨“民間民俗、和諧菇鄉”巡禮活動包括了“走橋祈福、吳三公朝圣大典、網絡朝圣活動、地方小劇團演出、民間技藝體驗、民間小劇團演出、食用菌傳統技藝趣味運動項目征集、食用菌農超對接簽約、食用菌產業展示展銷會暨慶元美食節、食用菌美食菜品評選”等多個項目。


慶元:香菇開史的地方
浙江省慶元縣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是香菇開史的地方,800多年的香菇栽培歷史,積淀了濃厚的菇源文化。2013年慶元吳三公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追奉為“香菇始祖”。2015年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被省民宗委列為全省“民間民俗•多彩浙江”四個民間信仰文化項目之一。該活動已經成為海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民間信仰活動之一。2017年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活動就將于9月6日至9日舉行。
據了解,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大典暨“民間民俗和諧菇鄉”巡禮活動內容有走橋祈福、吳三公朝圣大典、網絡朝圣、非遺傳承體驗等。除此之外,還有食用菌農超對接簽約會、食用菌產業展示展銷會暨慶元美食節、食用菌美食菜品評選等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香菇始祖吳三公朝圣活動首次采取了網絡朝圣新模式,使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可通過網絡來朝拜香菇始祖,不僅可以進行上香、獻花、敬酒,同時還可瀏覽新聞動態、文化研究、視頻圖文等相關資料。



三大亮點打造“香菇盛會”
2017年朝圣活動除了常規的走橋祈福和殿內朝圣活動外,還將打造三大亮點。
亮點一:讓節慶活動走向節慶經濟
2013年中國食用菌協會正式追奉吳三公為香菇始祖,肯定吳三公開創人工栽培香菇先河的歷史功績,鞏固了慶元作為世界香菇之源的歷史地位及香菇第一城的產業地位。

9月8日上午舉行的食用菌產業農超對接會,來自國內外食用菌采購大戶、超市連鎖企業、市場食用菌批發大戶以及酒店等配送中心等約100余家參會,“情系菇鄉、牽手市場、共享資源、助推發展”。期間將組織開展簽約會、食用菌產業展示展銷會、參觀食用菌企業等。
在本次舉行的食用菌產業農超對接會上,慶元縣斯大食用菌有限責任公司與韓國BEST BRING、浙江大生源食品有限公司與丸晶(廈門)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百興食品有限公司與拾六盞(上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慶元香菇市場有限公司與臺州華聯超市有限公司、浙江方格藥業有限公司與寧波心養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山合菇業有限公司與上海澳佳貿易有限公司、慶元縣華夏菇品有限責任公司與貴州天齊野生資源開發保護中心等進行了現場簽約,共同助推香菇產業發展。

首次來參加活動的電商、商超采購商代表何如星表示,這是一場香菇界的盛會,更是文化、民俗、產業的有效融合,有故事、有傳承、有民俗亮點的慶元香菇會得到有效增值。
“我們以后將把慶元當作香菇和其它食用菌的主要采購地。”何如星強調。
亮點二:積極探索網上朝圣新模式
“香菇始祖吳三公網上朝圣”, 將菇神“請”到網上(www.wusangong.cn),開辟了“互聯網+朝圣”的新模式。實現了即便不能趕到現場,也可通過網絡來朝拜香菇始祖,進行上香、獻花、敬酒,同時還可瀏覽新聞動態、文化研究、視頻圖文等相關資料。


同時,香菇節組委會還積極與全國各大網站進行聯絡協調,進行多網站全媒體推廣,聯合推出“網上朝圣”活動,吸引更多的海內外人士進行網上祭祀。
亮點三:鞏固和提升香菇傳統文化的傳承
香菇文化涉及到傳統技藝精神、生產生活習俗和方言飲食文化等方面。隨著現代制菇技術發展,傳統制菇技藝逐步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今年開始,將對香菇生產、生活的文化技藝進行更深地挖掘整理,通過演出、影視、競賽等方式傳承香菇文化。活動期間,將開展二都戲(菇民戲)演出、食用菌菜品評選和食用菌傳統技藝運動項目征集,對香菇文化內涵、傳統技藝精神進行充分展示和傳承。
“綠水青山涌金淌銀”的慶元
慶元地處浙江西南部,北面與龍泉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接壤,東西、南面與福建省壽寧縣、松溪縣、政和縣交界,總面積1898平方公里。慶元縣始置于南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年),至今歷800余年,轄3個街道、6個鎮、10個鄉,戶籍人口20.63萬人。
據介紹,慶元的特點可以用“一縣一城一鄉一區三基地”來概括。

“一縣”即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森林覆蓋率達86%以上,平均單位負氧離子含量超過4000個,是華東最大的天然氧吧。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百山祖,海拔為1856.7米,是江浙第二高峰,生長著世界最瀕臨滅絕的12種植物物種之一“百山祖冷杉”。
2004年,國家環境監測總站根據衛星遙感數據和生態環境現狀調查數據,計算出全國各地的生態環境質量指標,慶元在全國2348個縣(市、區)生態環境質量考評中名列第一;2014年列入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縣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小城市試點;2015年,榮膺“中國綠色競爭力最強縣”。

“一城”即中國香菇城。慶元是香菇開史的地方,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以“歷史最早、產量最高、市場最大、質量最好”聞名遐邇,并獲得原產地域保護。“慶元香菇”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價值48.63億元,名列全國食用菌類品牌首位,是名副其實的浙江農產品第一品牌。2013年,慶元香菇、木耳正式在渤海商品交易上市交易,走上電商化交易平臺。“砍花法”人工栽培香菇技術創始人吳三公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追奉為“香菇始祖”。
“一鄉”即中國廊橋之鄉。慶元境內擁有廊橋上百座,具有全國數量最多、時間最早、質量最高的特點,宋、元、明、清各朝代建造的木拱橋慶元境內均有分布,而且全國現存壽命最長、單孔廊屋最長、單孔跨度最大、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廊橋均在慶元縣內,堪稱當世一絕。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廊橋之鄉”。

目前,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慶元共有11座木拱廊橋列入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如龍橋是全國木拱廊橋中最早列入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區”即歷史文化保護區。慶元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唐朝古語、宋朝古橋、明朝古居“三朝文化”得到較好傳承。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大濟村,涌現出進士26名,被史學家們稱為奇跡,后人稱大濟為“進士村”。慶元還是革命老區。粟裕、劉英、葉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慶元大地播下革命的種子,并取得了齋郎戰斗,竹口戰斗等大勝仗。其中齋郎戰斗是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浙西南以來取得的第一個大勝仗,被粟裕將軍稱為“關鍵性的一仗”。
“三大基地”。慶元先后被授予“中國食用菌產業基地”“中國鉛筆生產基地”和“中國竹制品產業基地”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