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不僅味美,而且營養豐富,被人們稱作健康食品,市場需求量自然就大。在山東友和菌業有限公司采訪時看到,食用菌生產環境干凈整潔,沒有任何的異味,出菇房室內空氣環境滅菌采用臭氧機滅菌,原材料殺毒滅菌采用蒸汽高溫。“我們企業生產的金針菇呼吸的凈化空氣,喝的是純凈水。”企業負責人的言談話語中透著滿滿的信心。
鄒城市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富民強市、發展現代農業的戰略工程來抓,通過構建“標準+品牌+智能+生態”的發展模式,打造出了全國食用菌產業的靚點名片。
龍頭企業帶動標準化生產
過去,鄒城市食用菌生產都是一家一戶式的,標準化模式不好把握。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發現,一家一戶生產方式已經滿足不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必須按照標準化組織生產。
為重點培植發展食用菌龍頭企業,鄒城市每年列支3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扶持以食用菌為主導的農業產業發展。近三年每年爭取專項貸款1億多元,用于促進食用菌種植大戶和龍頭企業擴大生產、實施標準化建設。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實施技能改造等措施,鄒城市重點培植了20余家規模大、檔次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食用菌龍頭企業。目前,鄒城市食用菌種植面積達到1296萬平方米,年產鮮菇26萬噸,產值20億元。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及合作組織達到50家,其中工廠化、智能化食用菌種植及加工企業20家。急城先后榮獲全國十大食用菌主產基地市、全國食用菌生產先進市、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建設先進市、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市、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示范市等榮譽稱號。目前正在積極創建國家食用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
推動食用菌邁向高質高端
隨后,來到利馬菌業有限公司。“我們正大力實施食用菌品牌戰略,積極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工作,獲得國內各大城市‘準入’許可,我們生產的金針菇在市場同類產品中要高出10%至20%的利潤,企業效益穩步提升。”公司負責人說。
智能生產、智能物流、質量安全溯源展示了鄒城食用菌產業的智能化水平。據了解,工廠化、智能化食用菌種植是鄒城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特點,其智能化、標準化生產設備和工藝流程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溫控、濕控、風控、光控全部利用智能設備自動化操作、高效率生產。同時,為保證鄒城食用菌質量安全水平,鄒城市投資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中心,在主要食用菌基地建設質量檢測站,初步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
“小蘑菇”助民走上致富路
食用菌產業是全世界公認的生態循環產業,鄒城市依托天然無污染的原料資源和環境條件,依靠先進的科技成果進一步提高產業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拉長產業鏈條,打造天然綠色品牌,擴建龍頭企業生產規模,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現。
通過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格局,而且已經發展為生態循環產業,帶動了農民致富。過去一畝丘陵地一年只能種植一季花生,去除成本一畝地一年可以收入500元錢。集盛食品有限公司入駐后,流轉農民土地1000畝搞食用菌工廠化生產,采取全封閉式無菌化操作生產雙孢菇。“公司流轉農民土地是每畝1000元,以后每三年增加3個百分點,農戶如果愿意到工廠打工,每戶可安排1—2名剩余勞動力,這一項月收入2000元左右,最多的可以收入3000多元。”公司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