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澤縣大海鄉努力探尋產業支撐的扶貧之路,將高寒冷涼的氣候劣勢變為優勢,發展喜低溫的蘑菇等食用菌和名貴中藥材種植,著力打造蘑菇之鄉、中藥材之鄉。
大海鄉地處烏蒙山主峰地段,全鄉轄22個村民委員會,有2.81萬人,1/3的人口生活在2800米以上的冷涼山區。山高、坡陡、谷深,主產農作物洋芋、燕麥等效益低下,群眾脫貧致富異常困難。近年,該鄉村民師金全不甘貧困現狀,試驗種植蘑菇取得成功,點亮了全鄉致富的星火。去年以來,大海鄉投入省級科技產業扶貧資金10.6萬元、小額信貸資金30萬元,引導農戶先后建蓋大棚200余個,面積7000余平方米,推廣蘑菇、杏鮑菇、金針菇、白靈菇等食用菌種植。同時發揮鄉黨校和成人技術學校的作用,加強對種植技術的培訓,使種菌農戶成為科技明白人。全鄉去年實現種菌經濟收入100余萬元。綠蔭塘村的師金龍,年種菌收入2.5萬元以上。師金全的弟弟師金德今年種植3個大棚15000個菌包,年純收入預計能達1.5萬元。今年4月,昆明一客商到大海鄉考察后,投資50萬元成立了會澤王氏菌王有限公司,與該鄉達成協議,專門生產菌包供應農戶,農戶只需將接種了食用菌菌絲的菌包搬人大棚管理一段時間,便可出菇采收。預計2008年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村都種植蘑菇等食用菌,將實現產值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