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據了解,商南縣堅持把加快食用菌產業作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短”“平”“快”產業來抓,制定出臺了《“借袋還菇”貧困戶發展香菇產業脫貧扶持辦法》,加大對食用菌產業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四兩撥千斤”作用,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快速致富。
該縣根據實際情況,針對高標準食用菌生產基地少、發展規模小、產業鏈條短,單產不高、提質增效潛力不大,生產技術落后、森林資源依賴度高,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明顯、產業效益不理想等問題,縣財政、農業、扶貧等部門高度重視,組織干部深入基層走訪調研、認真謀劃后,將富水鎮黑漆河村作為海鑫蔬菜專業合作社香菇產業扶貧的首選村、示范村,全程給予技術指導,突出示范引領、抱團取暖,采取政府推動、龍頭帶動、科技拉動、部門聯動、全民互動等措施,著力培育食用菌產業種植、加工骨干企業和合作社,全面推行“合作社+基地+科技+農戶”“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實行原料采購、菌袋制作、技術標準、產品銷售“四統一”,大力推進食用菌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提高了食用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從事食用菌產業農戶達到1.8萬戶,年栽培香菇等食用菌7200萬袋,實現年產值10億元,農民年增收達到6.6億元,真正把“小蘑菇”做成了大產業。特別是縣財政、農業部門積極搶抓扶貧攻堅活動機遇,在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管理培訓等方面予以支持,多方爭取項目資金,組建了商南縣海鑫蔬菜專業合作社,高標準建設了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加工基地。指導海鑫蔬菜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科技+農戶”的生產模式和“龍頭企業+農戶+市場”的銷售模式,將廣大種植戶緊密地聯合起來,先后投資50余萬元,為該村建設食用菌標準化大棚5000平方米,發展香菇20萬袋,聯合貧困戶30多戶,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菌種研發生產、原料采購、菌包制備、技術指導培訓、質量檢測”一體化,對全縣食用菌產業化、集約化發展發揮了明顯的帶動作用,形成了帶動規模效益,開啟了產業扶貧的新征程。
下一步,該縣還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從外地采購食用菌種植原材料,推廣全縣貧困戶與合作社加盟發展香菇產業,結為利益共同體。計劃通過3年努力,發展香菇1.5億袋以上,實現綜合產值50億元以上、稅收2億元以上,使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變身為貧困群眾脫貧、財政增收的又一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