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近年來,享有“中國食用菌之鄉”的河北平泉縣積極研究開發秸稈和草多重利用的有效方式,全縣作物秸稈和草食用菌“基料化”開發利用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僅去年一年就利用秸草6萬噸、玉米芯5000噸、稻殼5000噸、食用菌廢菌棒1萬噸,年產草腐菇4.5萬噸,實現產值4.5億元。
眼下,全國正進入秸稈處理季,過去當地農民多將秸稈就地焚燒,而如今這些農業廢料被直接用于食用菌原料獲直接銷售,成為增收的新道路。玉米秸稈及附屬品、玉米芯、麥秸、稻草、反芻動物糞便和食用菌廢菌棒等農林生產物,是生產草腐菇類食用菌的基料,能用來生產雙孢菇、雞腿菇、大球蓋菇、酒紅菇、北蟲草、褐菇等草腐菇類食用菌。
此外,平泉縣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優先發展草腐菌菇類生產,逐年適度縮小木腐菌菇類發展規模,逐年擴大刺槐種植面積等食用菌速生再生林規模的方式,有效減輕因多年大規模生產木腐菌菇類需要大量加工生產鋸末而對當地林地資源的破壞,每年減少對闊葉林砍伐均在5萬畝以上,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1%,處于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