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這幾天,邢臺經濟開發區康莊鋪村安海魁家的大棚里飄溢著淡淡的菇香。2月23日,記者來到他家的香菇大棚。“春節前,好多老顧客打電話訂購香菇,一天收益將近2萬元。”看著分揀好的一筐筐香菇,安海魁美得合不上嘴。
自從幾年前瞄準了食用菌種植,安海魁就憋著勁要種出名堂。“香菇要長得好,菌種很關鍵。我買來南方優良的菌種,再經過選育、復壯,長出的香菇不愁賣。”安海魁說,他不僅自己種菇,還把優良的菌種低價賣給農戶,免費培訓技術,并經常上門指導。現在他的菌種已經賣到邢臺市11個縣、市、區,帶動1500多個農戶致富。
“有了好菌種,接種還不能出問題。這要確保培養基不被污染。”安海魁一邊說,一邊帶記者參觀他的菌袋生產車間。在這里,從拌料、出料、再到消毒全部由機器完成,不僅保證了無菌,還將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
流水線建起來,安海魁一刻不閑,又埋頭研究起反季出菇技術。經過試驗,他發現只要給菌種適當保溫,就能保證過年前后裝袋,5月份出菇,正好填上原來一季菇的空白期。“一般的當季香菇1公斤8塊錢,反季菇能賣到13塊。我這技術可是填補了冀南地區的技術空白。”談起反季菇,他滿是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