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份,靈寶市食用菌生產總規模達到9364.35萬袋,其中香菇6313.35萬袋。預計全年生產銷售食用菌鮮品8.2萬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7.23億元,同比增長13.58%。食用菌產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成為農民致富的“香餑餑”和該市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今年,該市夏香菇規模達到5400萬袋,占香菇總規模85%以上,較上年增加1800萬袋,增幅達50%。陽平、焦村兩個鎮的夏香菇規模已超過千萬袋。陽平、焦村、西閻、大王、函谷關等鄉鎮建設30萬袋以上香菇基地10個,總規模達到660萬袋,總投資2875萬元。目前,該市香菇核心基地數量達到45個,新增產值5000萬元以上。同時,各基地不斷提高建設標準和管理水平,并逐漸連片集聚成為示范園區,陽平鎮的西常、東常,焦村鎮的楊家、西冊、貝子原、巴婁,西閻鄉的干頭、賈村,陽店鎮的布張和大王鎮的梨園、后地等,均已形成了香菇規模超百萬袋的示范園區,起到了技術示范、引領輻射周邊群眾生產發展的良好效應。
在基地示范帶動和生產高效益拉動下,該市食用菌生產呈現老戶規模增、新戶規模大的特點。目前,該市規模超10萬袋以上的村達到113個,其中50萬袋以上31個,100萬袋以上19個,最大村規模達到425萬袋;萬袋以上生產戶達到2517個,最大戶規模達30萬袋。為拉長銷售期,該市興建保鮮冷藏庫300余座,外設菌品代直銷門店17個。常年在該市駐扎收購菌品的外地經銷商40余家。該市菇品旺季日均銷量超過500噸,產品遠銷全國十多個省市,全年夏香菇銷售收入已超過5億元。
該市“靈寶香菇”地標產品證明商標注冊復議已被國家工商總局受理,進入登記審核階段。同時,地標產品標識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經審核授權使用企業、合作社已達到10家。靈仙、陽河、鼎力、祥和、新華、海納等食用菌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分別注冊了自有品牌,逐步形成了“靈寶香菇”公共品牌與企業品牌聯動運作的品牌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