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14畝菇都是利用桑枝條、玉米桿、黃秋葵桿等農作物秸稈,在黃秋葵和行道林下套種的,經過70來天的培育,11月下旬就開始采收鮮菇了。”12月17日,衢州市農作物秸稈基料化利用暨秸稈栽培大球蓋菇現場會在我縣華埠鎮溪東村宏福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基地舉行,現場觀摩活動一開始,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宏福就向來自全市各縣(市、區)的食用菌從業人員詳細介紹起開化縣今年新推廣的大球蓋菇來。
大球蓋菇又名酒紅球蓋菇、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大球蓋菇可在各種秸稈培養料上生長,大面積栽培既需要消耗大量農作物秸稈作為培養料,又可以作為處理作物秸稈的一種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廢料還可直接還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由于大球蓋菇適應溫度范圍廣,適種季節長,產量高,預測畝產3500公斤左右,成本低,營養又豐富,被國外譽為“菌中之葷”、“菌中珍品”。
“宏福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大球蓋菇可采到明年4月份,產品由浙江菇老爺食品有限公司收購加工出口,僅此一項就可為社里實現產值20余萬元,畝產值1.47萬元,畝效益4000余元。”開化縣農科所專家在現場介紹,近兩年,為了加快全縣食用菌產業規模發展和轉型升級,我縣一方面通過與浙江大學的合作,成功研制食用菌液化菌種,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品質;一方面利用生態環境適合靈芝生長的優勢,在東青食用菌合作社和寺塢食用菌合作社落實生產了8000平方米靈芝,建設藥用示范基地,調整品種結構;另一方面則積極培育產品營銷主體,拓展出口貿易業務和大力引進推廣大球蓋菇、竹蓀、猴頭菇等食用菌新品種,截至目前,全縣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1.4億袋,總產值突破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