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欧美,日韩精品资源,国产美女一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

易菇網-食用菌產業門戶網站
省級分站
分類網
  • 裝袋機
  • 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態 » 產業動態 » 正文

    CCTV-7《致富經》:蘑菇專業村里沒蘑菇


    【發布日期】:2007-03-28  【來源】:CCTV-7《致富經》
    【核心提示】:一個總面積只有一百多畝的小村子卻種上了200畝的蘑菇孟家莊村每年可以銷售蘑菇1000多噸。但這里卻并沒有蘑菇大棚CCTV-7《致

    CCTV-7《致富經》:蘑菇專業村里沒蘑菇

    一個總面積只有一百多畝的小村子卻種上了200畝的蘑菇

    CCTV-7《致富經》:蘑菇專業村里沒蘑菇

    孟家莊村每年可以銷售蘑菇1000多噸。但這里卻并沒有蘑菇大棚

    CCTV-7《致富經》3月23日播出節目《蘑菇專業村里沒蘑菇》,以下為節目內容。

    王學為是蘑菇收購商,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他都會經常來到孟家莊村,因為這里是他最主要的蘑菇收購地。

    記者:“今天打算收多少?”

    王學為:“今天要收3噸。”

    記者:“一般都什么時候過來收?”

    王學為:“收就是每年這個蘑菇下來就開始收,一直收到蘑菇結束。”

    記者:“大概幾月到幾月?”

    王學為:“大概是11月20日左右開始收,一直到這個蘑菇結束。”

    孟家莊村是蘑菇專業村,村里每年可以銷售蘑菇1000多噸。但是這個蘑菇專業村里卻并沒有蘑菇大棚。那么,這些蘑菇又是從哪里長出來的呢?

    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孟家莊村,是一個移民村,全村僅有98戶,328人,面積130多畝,人均耕地更是不足3分。由于土地少,有的村民就開始種起了占地小、收益快的蘑菇,但最多也就是種上個一兩棚。

    村民趙花文想多種一些蘑菇增加收入,但是土地從哪里來呢?他來到了和孟家莊相鄰的東崗村,找到了他的同學封占超。

    記者:“他是怎么找你要租地的?”

    封占超:“我們以前都是老同學了,一找不就找到我了,他想種點蘑菇,租點兒地,就是這么簡單。”

    原來,他是想找同學租一些土地。同學間有事好商量,租地的事情很順利。2000年,趙花文一下子就種了10個棚的蘑菇,并且很快見到了成效,每個棚都給他帶來了3000元的收入。

    趙花文借雞下蛋的做法讓大家感覺到這是個好路子,一時間,孟家莊的村民們開始四處出擊,紛紛地到鄰村去租地種起了蘑菇。

    封占超:“那就是成了風了吧,有一個領頭羊這么一領,大伙兒都要去找唄,自個兒找自個兒的,逐步形成規模了。”

    記者:“都找熟人?”

    封占超:“先從熟人開始,先找熟人,熟人不行就熟人托熟人。”

    可是當孟家莊的劉江平找到東崗村的劉彥強說明來意的時候卻碰到了一個軟釘子。對方開出了讓劉江平沒法接受的價錢。

    劉彥強:“那時候是雙八百,麥子800斤,玉米800斤。”

    雙八百就是800斤小麥和800斤玉米的價錢總和,而劉江平本來是想出300斤小麥的價錢。經過反復商量,最后定為850斤小麥的價錢。因為劉彥強認為這樣的價錢比原來自己種小麥和玉米的收入要高一些。

    劉彥強:“一般是靠天吃飯,年景好了多打點,年景不好了都打不到,而且還得用化肥,種子,農藥什么的,什么都得用,現在我們一年至少是850斤麥子,別的什么都不用投入了。”

    不出兩年的時間,孟家莊村民們就在鄰村租了一百多畝土地,并且都種上了蘑菇。

    記者:“當時一棚能掙多少錢?”

    盧新聯:“當時一棚掙了5000,剩下的是掙個三四千吧。”

    記者:“你家弄了幾棚?”

    盧新聯:“我家弄了6棚。”

    租地種植面積的迅速擴張,雖然增加了產量,但是困難也隨之而來。由于租地的時候都是村民們各自為政。所以租的土地都很分散,在村子的四面八方,哪兒的都有。這樣一來,就給蘑菇的管理和銷售都帶來不小麻煩。

    張吉林:“上你這兒收,你要不來,你賣不了,你要來了,這個車不值當拉,不夠一車拉。你采你十來棚,采了你家里,采他家里,這樣都是互相幫忙,你分散了,你怎么幫呢,你這兒采一棚,跑村北再采一棚,把時間耽誤了。”

    劉江平:“不在一塊兒,你往一塊兒來集中吧,集中這個蘑菇,人家的車不能到你每個角落里吧。”

    張吉林當時是村主任,看到了這種情況,就琢磨著如果把蘑菇棚都集中在一起就好了。沒多久,他在東崗村找到了一塊離孟家莊最近的土地。

    張吉林:“東崗離這里好幾里地,離我們那兒連一尺遠也沒有,都在我們這里,你不知道這一片以為是我們的,實際上這是東崗的。”

    土地是選好了,但是這塊土地涉及到東崗村的很多村民,有個別村民并不愿意把地租出去。孟家莊的村干部和村民就耐心地去做他們的工作。

    記者:“不同意怎么辦?”

    張吉林:“不同意就多去兩趟,多說點好話唄。”

    其實村民們早就想著要把蘑菇棚集中到一起了,村主任這么一牽頭,大家就更積極了。誰家要是新增蘑菇棚首先就選擇這片地,有的村民把原來的棚都遷到了這邊。

    記者:“這邊成片之后,你就搬到這邊了,原來那個棚現在還有嗎?”

    齊翠平:“沒有了。”

    記者:“怎么處理的?”

    齊翠平:“這不是用磚來砌的,把這個磚,把那邊的磚扒到這邊來。”

    記者:“原來的棚呢?”

    齊翠平:“棚拆了。”

    在2003年和2004年的兩年內,村民們的蘑菇棚就大都集中到一起了。村里面也在蘑菇棚集中的地方修了路,硬化了路面。

    劉江平:“人家把車停到那個蘑菇棚棚根兒里,差不多,一塊兒差不多都能裝車,節省勞力,方便管理。”

    郄建波:“成了片以后,這個收購商來了以后,這個車停在這里,不用來回動車,他就能裝滿一車,完了以后收購商也愿意來了,成了片了方便了,也愿意來。”

    記者:“現在村里能有多少畝?”

    郄建波:“現在村里占地面積是,種的這個食用菌占地面積是將近200畝,實際面積是200畝。”

    一個總面積只有一百多畝的小村子卻種上了200畝的蘑菇。這也帶動了周邊的村子。

    王平村的程軍山和劉增方原來在孟家莊蘑菇采摘和管理上幫過忙,看到人家的效益不錯,就回家自己種起了蘑菇。

    劉增方:“當時技術可能也沒有把握,就種了一棚,種了一棚,當年那個溫度也控制不好,產量也低,掙了1000多塊錢,當時那個效益吧,比人們出去打工,地里種點還是可以,咱這里的地少,第二年我種的多了,第二年種了兩棚。”

    程軍山:“給人家幫忙主要是人家怎么工作,這個活怎么干,跟人家這么著回來以后,自個兒摸索著,自個兒干。”

    孟家莊和周邊村子的蘑菇種植發展得越來越大,但是今年受天氣和市場的影響,一噸蘑菇的價錢從去年的兩千多元降到一千多元。當初最先到外村租地的趙花文又開始做起了與眾不同的事情,在別人都在賣蘑菇的時候,他卻把蘑菇采回家腌起來不賣了。

    記者:“為什么要想到腌這個蘑菇?”

    趙花文:“因為今年種的量大,行情不太好,價錢也不行。”

    記者:“腌制蘑菇大概是一個什么程序?”

    趙花文:“用皮筋扎了棒,然后剪了根,剪了根再到鍋里煮,煮出來以后加鹽,就行了。”

    記者:“那能存多長時間?”

    趙花文:“一般存兩年到三年都沒有問題。到價格合適了就出手唄。”

    本文由 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 動態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動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本站  |  發展歷程  |  顧問團隊  |  會員入會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隱私政策  |  使用協議  |  信息規范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鄂ICP備20002293號-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常宁市| 靖州| 海淀区| 林州市| 秦皇岛市| 苏州市| 蒙山县| 遂溪县| 婺源县| 海伦市| 杂多县| 大英县| 武穴市| 靖安县| 辛集市| 肇庆市| 澳门| 云安县| 安仁县| 沙湾县| 讷河市| 惠州市| 华坪县| 闻喜县| 双城市| 怀宁县| 罗源县| 武陟县| 徐闻县| 三原县| 米脂县| 南川市| 合川市| 辉县市| 平陆县| 英吉沙县| 光泽县| 建昌县| 新和县| 武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