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網訊:近年來,平泉縣臥龍鎮為做大做強食用菌產品市場,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按照“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遵循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則,吸收本村及周邊從事食用菌生產的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學習技術、更新品種、轉換栽培方式,破解因生產成本增加、菌種老化、氣候變化等因素對產業發展帶來的制約,逐漸在全鎮范圍內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北方地區具有影響力的食用菌重鎮。
據悉,平泉縣臥龍鎮在菌種優化、栽培模式、設施化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已經初步取得成效。該鎮針對香菇18、135等老舊品種出現菌種老化、抗逆性低、產量下降等問題,積極引進了香菇808、靈仙、向陽2號等新菌種,使單袋產量平均提高0.5-0.7市斤,增加效益2.5-3.5元。現在全鎮新菌種改良達2000萬袋,達到50%左右。并引進發展了北蟲草、雙孢菇等品種,推動了由木腐菌為主向木草腐菌共同發展。針對地栽香菇易污染、質量低、環境控制難等問題,大力改良栽培模式,重點推進香菇架式、小架式、立式栽培模式。目前全鎮地栽香菇由2011年占生產總量的70%逐漸減少到20%,架式香菇由2011年占生產總量30%增加到60%,立式香菇則占到生產總量的20%。針對竹木結構菌棚設施化程度低,抗自然災害能力差等問題,引進研發新式棚體,研發了雙層拱出菇棚、暖棚出菇棚、反季雙孢菇棚、水簾降溫等新技術、新設施,并得到廣泛認可和推廣應用,基本實現了香菇周年化生產。目前全鎮新式雙層拱棚達210個,反季雙孢菇棚34個,較之前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都有極大提升。據了解,2013年臥龍鎮食用菌園區達到4500畝,食用菌總量達到7500萬盤袋,人均收入達到6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