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強縣舒家壩鎮寶珠觀村71戶菇農投資近800萬元,在集中流轉的356畝標準化食用菌示范園里,種植了反季節地栽袋料香菇180萬袋,當年實現純收入1000萬元。
該示范園于今年4月開工建設,爭取省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30萬元,建成標準化食用菌大棚52座,建機井1眼,安裝灌溉管道3300余米,購置生產設備23臺,引進食用菌新品種6個,種植食用菌180萬袋。該示范園建成后,當地51戶農戶及周邊鎮20戶農戶入園種植香菇,使當地剩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拓寬了群眾增收的渠道,讓農戶在土地流轉、進園務工、生產香菇三方面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同時也結束了本地區夏天不產香菇的歷史,豐富了夏季蔬菜市場。
村黨支部書記、食用菌合作社理事長孫大勤說,建標準化食用菌示范園可以使香菇由過去抽河水澆灌變為現在的自動化井水直流微噴,不僅用水衛生了,而且還省力省工。同時,技術員在園區內建有9萬袋6個品種的試驗示范香菇棚,還可開展技術指導。
寶珠觀村菇農毛友福說,今年初我投資15萬元發展反季節地栽香菇3萬袋,總的來說1袋能賣8.5到9元錢的樣子,除過成本1袋能賺3到3.5元,明年打算發展袋料香菇4萬袋。
在標準化食用菌示范園區的帶動下,寧強縣大安鎮、胡家壩鎮也相繼建成百畝反季節食用菌產業園,推動了全縣香菇產業的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