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古田縣佳鑫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菌包加工廠內,數十名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拌料,一長溜的高溫滅菌柜正滋滋地冒著熱氣,一臺臺拖拉機正排著隊準備將加工好的菌包運往周邊鄉鎮的各個菇房……這樣大規模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場面目前在食用菌之都古田已不鮮見。
“現在,我們只需負責給菌包接菌和日常管理就可以了,原來的拌料、裝袋、高溫滅菌等菌包生產環節和采摘后的烘干、銷售等環節就都交給合作社了。錢不少賺,但卻輕松多了!”說起食用菌專業化生產、精細化分工的好處,吉巷鄉渭洋村銀耳種植大戶老陳可高興了。現在,古田很多菇農只要打一個電話,負責菌包生產的企業就能將所需的菌包送到菇棚門口。
古田縣全力推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改變一家一戶粗放式種植模式,變“單兵作戰”為“兵團作戰”,謀求食用菌產業發展新突破。2013年,該縣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73.03萬噸,占全省的31.5%和全市的78.7%;生產產值達42.16億元。今年上半年,古田縣食用菌產量和產值均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據古田縣食用菌產業管理局產業發展股股長吳錦斌介紹,自2012年以來,古田縣相繼出臺了《促進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九條意見》、小微企業助保金貸款、普惠金融等政策,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大力扶持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該縣還積極把握時機,充分利用省市的相關政策,通過建設省級農民創業園、移民農業科技創業園、高優農業示范園區等,全力引導食用菌產業向工廠化、集約化和集群化方向發展。
目前,全縣共有從事食用菌生產、加工、經銷、機械等相關企業28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家,日產10萬袋以上菌包廠19家,工廠化栽培企業22家。作為大規模工廠化生產的標桿,立誠食用菌生產基地投資4500萬元,建成全省最先進的自動化食用菌生產線,日產茶樹菇3萬瓶、10噸鮮菇;正茸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科技含量、產能水平和機械化程度均居國內行業領先水平,可日產杏鮑菇鮮品12噸;古田銀耳栽培標準化基地,占地75畝,在全國首次實現銀耳連片規模化栽培。
古田縣還按照建設現代農業和設施農業項目的要求,在全縣推行食用菌傳統菇棚改造和標準化溫控菇棚建設,從溫度、濕度、衛生等方面大力改善食用菌的生長環境,有效提升食用菌產品質量。去年以來,在寧古路等公路沿線和各專業村共新建或改造標準化溫控菇棚逾1000畝,約6000間。如今,古田的銀耳等食用菌正逐步搬出安全等級低的“茅草菇房”,住進了由彩鋼板、磚瓦等材料修建的舒適衛生的“空調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