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印江自治縣按照生態發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解決食用菌原料問題,實現了既有“仙菇”飄香,又有“綠水青山”。
日前,筆者走進印江自治縣板溪鎮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一座座食用菌大棚與青山綠水交錯輝映的美好畫卷。
在合作社食用菌木屑加工廠房,昔日用來加工木屑的幾臺機械已長滿鐵銹,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已經加工好的木屑。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食用菌生產和加工的專業企業。以前,合作社生產菌棒所用的木屑,全是從本地收購木材加工,這樣不僅破壞了生態,而且種出來的香姑產量也不高。2012年,該專業合作社經過多方考察,最終與湖南省多個大型木材加工廠簽訂了木屑長期供應協議,同時,還采用新技術對廢舊菌棒進行二次回收利用,這樣既保護了生態,又提高了產量。
印龍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只是印江自治縣堅持生態底線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一個縮影。近來來,為把食用菌這項產業做大做強,印江自治縣依托木黃省級食用菌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為載體,按照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同時,還大力發展了速生林、薪炭林等菇木林基地。
如今,印江自治縣食用菌產業已初步實現高產量、高質量、高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高度統一,進入可持續發展軌道。今年全縣的食用菌生產規模達到7000萬棒,產量達到5.6萬噸,產值達到4.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