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鄉縣化雨鎮食用菌種植基地,10多個人正給一輛江蘇南京的大卡車裝貨,指揮裝車的婦女是這個基地的總經理高愛榮。她一邊指揮裝車,一邊不停地接電話,她說每天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客商的電話200多個。在貨車的另一頭就是她種植的40多畝大棚,大棚里200多位農民工正忙于管理金針菇。正在“伺候”金針菇的張萍萍高興地說:“以前,一到冬天就沒事干,整天在家閑玩,現在我們周邊村都在發展食用菌,我在這個基地打工,每天能掙一百多元。”
這是金鄉縣化雨鎮食用菌種植基地繁忙的一幕。近年來,金鄉縣食用菌初步實現了生產規模化、品種多樣化、布局區域化、經營產業化的新格局,綜合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總產量位列全省第一。該縣還被評為“全國食用菌產業化建設示范縣”,并成為山東省第一個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點。
該縣充分發揮當地農民種植食用菌的傳統優勢,采取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示范引領等方式,以金針菇為主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在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中,該縣堅持創新發展模式,采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新型發展模式,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管理、實行原料統一采購、菌袋統一制作、技術統一標準、產品統一銷售。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話語權,有效降低了農戶種植風險。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擴大種植品種,現已與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同建實訓實習基地,共創科研培訓平臺。開辦食用菌技術培訓班,專門聘請省市農業知名專家,先后舉辦食用菌技術培訓班20期。群眾種植品種有金針菇擴大到雞樅菌、靈芝、木耳、杏鮑菇等十多個品種。
在該縣食用菌種植能手周不修、周海修、周樹修的帶動下,設立專業合作社、創辦公司,管理更加科學有序。目前,僅化雨鎮就有3家食用菌有限公司、5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吸納會員946戶,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馬廟鎮小程樓村能人程元新,投資1億多元,建成一條白金針菇全自動生產線,成立了金鄉縣百事特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引進日本全套食用菌生產線,采用日本技術,日本母種,進口整套日產22噸生產流水線,從原料進廠、配料、攪拌、裝瓶、滅菌、接種、發菌、養菌、出菇到產品分級包裝、廢料處理,僅用35人,產品成本僅2.2元∕公斤,且產品質量好,深受客戶的青睞。
在生產、加工基地的帶動下,農民種植積極性高漲,目前,全縣食用菌種植生產面積達到1590.4萬平方米,年產鮮菇17.6萬噸,總產值達11.85億元。成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9家,帶動發展菇農6000余戶,種植面積達7000余畝;規模種植食用菌大棚栽培企業3家,栽培基地8個,栽培面積近3500畝;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11家,年產鮮菇4.17萬噸,年產值4.37億元,3家企業被評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金鄉食用菌銷售范圍擴大到全國20多個省市和地區,可實現農民凈收益過億元,成為該縣繼大蒜產業之后的后續主導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