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當記者來到沈撫新城拉古經濟區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時,看到的是一派豐收景象。在一棟棟大棚內,一串串菌袋從棚頂垂落至地面,白色的菌袋上長滿了黑色的、肉乎乎的木耳,工人們在大棚內緊張地忙碌著,動作輕巧地摘下一片片木耳,同時也收獲了豐收的喜悅和致富的希望。
今年,沈撫新城引進遼寧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拉古經濟區陡山村投資建設全省最大的集中連片食用菌種植基地,項目占地面積500畝、建設日光溫室300個、總投資3000萬元。其中,占地280畝的一期工程,于9月初建成大棚48棟,并開始投入生產。9月末,這里開始產出第一批木耳,10月份進入木耳盛產期。
正是木耳豐收的季節。在一棟大棚里,記者看到了正在棚內巡視的姜偉。來自黑龍江的姜偉在這里租了6個大棚。“今年木耳長得不錯,一個大棚一茬能產20公斤干木耳。”姜偉高興地說:“‘秋耳’的品質要比‘春耳’高,收購價也高,一公斤干木耳在100元左右。雖然今年因為掛袋晚,少采了幾茬,但是也賺著錢了!”
姜偉邊介紹情況,邊領著記者在大棚里參觀。談到木耳的種植,姜偉滔滔不絕,如何控制溫度、濕度,一天要噴幾遍水、木耳長到什么時候摘最好……儼然是種植木耳的行家里手。姜偉告訴記者,其實自己聽朋友介紹才過來的,原來從沒有種過木耳。不過,在這里承包大棚特別省心,菌袋由遼寧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公司技術人員手把手地教給他種植技術,平時還定期過來指導,木耳也由公司統一收購。資金方面有困難的話,公司還能幫著申請貸款。這樣“一條龍”的服務堅定了姜偉從事食用菌種植的信心和決心。
“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行模式,統一提供優質菌袋、統一用工、統一收購產品、統一品牌包裝、統一市場銷售……讓沈撫新城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成為“低風險、易上手、高收益”的創業平臺與致富途徑。同時,食用菌種植基地還給當地農民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陡山村村民陳桂芹從7月中旬開始在基地打工,剛開始做綁繩、掛袋的工作,現在從事摘木耳的工作,“技術都不難學,跟著公司派來的技術員學一天就能掌握。”陳桂芹高興地說,“在這兒干一天就能掙70元錢,公司按月給開資,農忙時還給我們放假,家里的農活兒也不耽誤。”自從遼寧三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后,她家里一下子就多了好幾份收入。“自家有一畝多地租給公司蓋大棚,自己還在這里打工,既多了租金,還掙上了工資。”現在,陳桂芹還當上了組長,手下管著50多個人。雖然忙碌,陳桂芹卻天天都充滿了干勁兒。
陡山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高清武介紹說,今年年底前,食用菌種植基地還要再建16個暖棚,明年就開始建設二期的220畝,未來這里將建設成為國家級食用菌標準化種植示范園區,發展成為聞名沈撫兩市的農民創業基地、食用菌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技術培訓推廣基地、觀光采摘基地和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