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徐州市最大的金針菇種植基地江蘇康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金針菇是典型的冬季菇種,在16℃以下環境下生長,但在江蘇康盛的車間里,金針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每天有40噸產品供應市場。
跟隨銅山區質監局標準化科的工作人員走進生產線,培養基被機械混合后裝入專用的塑料瓶,隨后,瓶子被推入消毒機,4小時后,又被傳送至冷卻室,接著又被分別送至接種室、培養車間、生育車間和包裝車間。
在培養車間,黃色的培養基已漸漸發白,這些就是正在生長的金針菇菌絲。在生育車間,一排排的塑料瓶按照入庫的時間順序排列,首先看到的是剛冒出頭的金針菇,漸漸就可以看到越來越大的金針菇、成熟的金針菇。
“每天都可采收9萬瓶金針菇,沒有殘菇、次菇,因為每一瓶菇的質量都一樣好,這就是標準化種植的好處。”江蘇康盛農業負責人徐良宵表示,每天40噸的產量,全廠上下不過120名工人。
標準化不僅帶來了高質量,也帶來了高效益。作為農業大市,農業標準化正成為扶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推全市高效農業發展的新路徑。
近年來,在全市質監部門的努力下,我市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農業標準化成果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累計批準立項的國家、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分別為16個和30個,制定104項具有區域特色的省農業地方標準,覆蓋全市主要蔬菜品種的90%、主要
糧食作物的60%,形成覆蓋全市主導農產品、特色農產品的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