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蟲夏草產量適逢小年,產量比同期有所減少,價格也有一定回落,屬市場調節作用,需理性看待。”近日,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說。
冬蟲夏草素有“軟黃金”之稱,主產于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青海省是冬蟲夏草的最大產區,產量占全國冬蟲夏草的60%以上。冬蟲夏草的采挖和銷售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青海藏區經濟的發展。
據青海省農牧廳官方數據顯示,該省今年冬蟲夏草采集量約為35—40噸,為2013年40%左右,下降幅度較大。青海省冬蟲夏草協會秘書長趙錦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由于統計口徑不同,我們統計的產量是去年的60%。”他表示,如果綜合起來,今年產量為去年的四至六成較為合理,“蟲草有大小年,今年的產量雖然低,但是市場需求也有所下滑,加上部分草農還有存貨,不會對市場帶來太大影響。”
據李玉玲介紹,今年冬蟲夏草產量下降主要受去年寄主昆蟲數量減少,冬蟲夏草真菌的侵染率下降不利因素影響。此外,去年秋冬季節玉樹等主產區氣候干旱降水不足,造成冬蟲夏草子座抽生過快、子座過長,導致冬蟲夏草品質和產量均有所下降。
趙錦文表示:“我們的心態比較正常,因為蟲草有大年小年,再加上春季干旱或者積雪過量,都會導致蟲草產量受影響。”趙錦文認為,即使今年冬蟲夏草減產也仍可滿足市場需求。“公款消費消失之后,市場需求有所減少。并且現在冬蟲夏草主產區農牧民富起來了,不急用出手,壓在第二年再出手,上年也有存貨。”
根據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9月發布的數據來看,冬蟲夏草指數為1088.70,同比跌值為89.00,同比跌幅為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