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菇網訊:湖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園引領加工企業發展壯大,目前建成的有房縣黑木耳產業科技園、遠安食用菌產業科技園、曾都香菇產業科技園。三大產業科技園占湖北第一批優勢特色產業科技園建設的16.67%,出口創匯數量位居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第一的龍頭企業(三友食品);全國食用菌行業唯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森源科技);擁有年銷售額超過千萬的加工、出口貿易企業約20家,加工出口額名列全國第一,加工企業數量約占全國20%,在全國擁有重要地位,為湖北經濟發展貢獻巨大。湖北省的食用菌知名品牌享譽海外產品暢銷全球各地,目前26 個產品 獲“三品”認證,10 多個產品獲得湖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4 個品牌通過美國FDA認證,11 個產品注冊了商標。食用菌營銷網絡和市場交易體系業已形成,主產區交易市場、營銷網絡、物流體系的營業額超過 210億元/年。
2014年9月14日至17日,由中國菌物學會、華中農業大學、易菇網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召開,在16日上午的“專題報告”環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周明研究員作《剖析湖北食用菌加工現狀分析 展望科技興業趨向》報告時提及以上信息。
2014年9月14日至17日,由中國菌物學會、華中農業大學、易菇網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食用菌產業年會在武漢科技會展中心召開,在16日上午的“專題報告”環節,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周明研究員作《剖析湖北食用菌加工現狀分析 展望科技興業趨向》報告時提及以上信息。
周明研究員還介紹到:2012年3月1日,出口退稅政策取消,減少退稅收入約5億元/年,當年的出口量和創匯額下降53.5%和57.6%,因湖北省食用菌加工企業滿足于現狀過分依賴出口,食用菌生產者的積極性受到重挫。食用菌生產加工設備簡陋自動化程度不高,加工設備簡陋而且加工方式簡單。食用菌制品科技含量不高且少有精加工產品,銷售額超過1000萬的企業有20多家,占全國的20%,主要以出口貿易為主,鮮品直接銷售,干燥、分級賣原料,以及鹽漬,罐藏形態。少量食用菌調味品(香菇菇精、香菇醬油、香菇醋)香菇牛肉醬等加工,鮮見湖北食用菌精深加工產品,缺少富有科技含量的保健類產品,沒有藥用中間體或藥品。食用菌生產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水平不高,殘次菇低價賤賣,菇柄(大約5000噸/年)10%干燥粉碎、用于低價外銷,菌糠(約10億袋/年)多以廢料遺棄,少有高值化利用。食用菌加工所獲生產效益來自出口貿易,缺少科技效益、創新效益。
湖北省的科技興業發展趨向,經歷了取消出口退稅的傷痛, 面對復雜多變、日益增多的市場風險,食用菌經營者需轉變經營觀念、提升產業水平、謀求新的發展。周明研究員建議:湖北省食用菌產業需轉變經營理念和發展思路,增強創新和風險意識;研發和引進應用高新技術,提升食用菌產業水平;加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研發營養方便快捷的產品,拓展食用菌消費群體;調整食用菌加工產品結構,增加新產品科技含量;提高食用菌綜合利用水平,提升加工物料附加值;建立和健全質量安全保證體系,規范行業行為;強化品牌及高端精品意識,創制精特新品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