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標準化雙孢菇菌棚,整齊排列;一個個潔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一群群菇農正式忙碌著采摘、分選、裝運,臉上掛滿晶瑩的汗珠。
記者在平泉縣臥龍鎮立娟雙孢菇產業園區看到昔日的“糞土”上長滿一個個潔白的“寶貝”,呈現出一派豐收的場景。
“自2012年起,我們率先發展雙孢菇栽培,通過實行高標準建棚、科學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方式,現已建成44個標準化雙孢菇菌棚,占地100畝,年純收入達200萬元左右,并帶動當地150多名村民實現就業,每人平均月工資在2500元以上”。平泉縣臥龍鎮立娟雙孢菇產業園負責人王立娟介紹說。2004年起,王立娟開始從事香菇栽培,并成立了平泉縣民豐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實施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平泉在發展木腐菌的同時,加大草腐菌的推廣力度,栽培雙孢菇主要是原料來源廣泛,并且不破壞生態,利用牛糞、稻草、玉米芯等廢棄物,配以一定比例的輔料,實現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平泉縣食用菌產業服務局副局長李忠民介紹說。
平泉縣臥龍鎮素有“北方食用菌第一鎮”的美譽。近年來,該鎮認真實施“質量立菌、科技興菌、龍頭強菌、市場活菌”的發展戰略,強化舉措,狠抓落實,扎實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大力引進、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模式,實現了由單一的香菇向雙孢菇、滑子菇、平菇和黑木耳、靈芝等多品種的發展,創新栽培模式,由栽培木腐菌向草腐菌轉變,由散戶生產向園區規模經營轉變,強力推廣架式、半架式、立式和設施化等栽培方式。同時,加大對食用菌行業的監督、指導和管理工作,組織農技人員深入到食用菌示范基地、示范園區,開展技術指導、檢查和服務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截至目前,該鎮栽培食用菌總量突破5500萬袋,占地面積達到7500畝。預計產值達5.5億元,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