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貴州錦屏縣將食用菌產業發展作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并充分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適宜的氣候,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狠抓。
以鐘靈鄉陽艾、銅鼓鎮銅鼓村大壩、隆里鄉華寨為重點的大棚食用菌基地建設,通過招商引資,推行公司或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推廣實新技術,按市場化要求,強化企業或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經營主體作用,做好相關政策的扶持,大棚食用菌基地建設已具規模,取得了初步成效。
經調查統計,目前全縣已建有食用菌大棚3800個,其中180平方米的標準鋼架大棚771個,主要分布在鐘靈、隆里、敦寨、新化、銅鼓、三江、河口、啟蒙等八個鄉鎮,其中以鐘靈鄉陽艾、銅鼓鎮銅鼓村大壩、隆里鄉華寨村標準化集中連片建設為主,標準鋼架大棚個數分別為226、171、150個,主要種植香菇、紅托竹蓀、黑木耳、平菇。其中銅鼓村大壩、陽艾食用菌示范基地分別以貴州根生科技農業有限公司、貴州百川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經營主體,實行制種、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服務,目前鐘靈鄉陽艾基地已生產出香菇菌袋40萬袋,種后可產鮮香菇320噸,于9月上旬開始采收上市,按目前市場批發均價12元/公斤,可實現銷售收入384萬元;銅鼓村大壩高標準種植示范基地已生產出黑木耳菌袋40萬袋,預計種后可采產鮮木耳800噸,于11月上旬開始成熟采收,主要以干品出售,折合成干品100噸,按目前市場批發均價72元/公斤,可實現銷售收入720萬元,目前二基地生產平均每天解決當地120人勞動力就業,共解決了7200人次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二基地生產規模還要繼續擴大,預計年底到明年初,共生產香菇菌種400—500萬袋,實行早春反季節種植,調節淡季市場。
基地建設帶來的生產效應極大地鼓舞了周邊廣大農戶種植的積極性,都紛紛表示:“我們不出去打工了,在家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不出門打工,照樣致富的愿望”,目前銅鼓鎮已有300余戶農戶積極向貴州根生科技農業有限公司報名參與食用菌種植,這對加快錦屏縣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