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作為自治區2014年科技興菌活動的重要內容,玉林市食用菌生產技術培訓會召開,玉林市向來自全區各地的農業科技人員展示了栽培秀珍菇的先進技術和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玉林食用菌產業發展正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備受關注。
據了解,自食用菌綜合試驗啟動以來,在各級部門的積極推動下,玉林市食用菌產業取得快速發展。據統計,去年,玉林市食用菌栽培面積首次突破900萬平方米,達到908.7萬平方米,產量達9萬噸,產值7.2億元。食用菌栽培面積、產量、產值均是2008年的3倍,在技術研究、品牌打造、發展模式探索等領域取得了突破。
產業升級是發展關鍵
“一直以來,玉林市食用菌產業都進行著升級,這是行業不斷發展的關鍵。”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盧所長介紹,這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改善種植品種,形成目前秀珍菇、毛木耳等多個主栽品種的局面;將以前分散的種植模式改成以基地為依托的集約化種植模式;積極對產品進行深加工、不斷延伸產業鏈,多舉措推進食用菌產業升級,贏得行業發展新機遇。
科技創新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近年來,玉林市食用菌技術研究應用取得了快速發展,其中,“一種利用木薯桿栽培優質高產秀珍的方法”等6項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大容山野生茶薪菇馴化并用雞糞栽培技術研究”等7項研究獲得玉林市科技進步獎,成果轉化6項,年增產值2億多元。
與此同時,以市微生物研究所為技術龍頭,玉林市培育、引進、推廣主要品種40多個、菌株130多個,玉微牌、竹山牌、興忠牌等品牌的菌種暢銷區內外,年產銷菌種2000多萬袋(瓶),玉林市已成為廣西最大的食用菌種源基地;先后建成蘑菇大棚二次發酵示范基地、林菌經濟示范基地等,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