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食用菌生產的淡季,因為氣溫高、濕度高不利于出菇。而在太倉市現代農業園區,通過還原型液體菌種技術,機械化生產金針菇,日產量達到10噸。經過一年的試產,近期,實現了從接種到出菇全程“不落地”,還直接降低了生產成本,增效20%到30%。
在農業園區的蘇州華泰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標準化廠房代替了傳統的出菇棚,廠房內溫度和濕度全部智能化控制,一條機械履帶貫穿金針菇生長始終。
接種室里,一個巨大的發酵罐儲存著液體菌種,當機械履帶將塑料罐裝的培養基運送到發酵罐邊時,幾只“鐵爪”迅速將液體菌種注入培養基,全部過程只需幾秒鐘。接種后的“塑料罐”隨著機械履帶被送到出菇房,整齊地碼放在金屬架上。出菇房里溫度保持在18攝氏度左右,并配有智能殺菌設施。一般接種后6小時萌發,24小時菌絲布滿接種面。出菇后,一罐罐雪白的金針菇隨著機械履帶被送出來,經過分揀、包裝后,便送到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