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旗設市二十年間,根河市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作為推進經濟轉型的核心任務,探索出了發展模式再造、經濟格局調整、產業結構重組、城市競爭力提升的有效途徑,明確了“文化旅游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特色種養業、木材精深加工業、綠色礦產資源開發”五大接續替代產業發展方向。如今這五大接續產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
“2006年當地黑木耳每公斤售價10-12.5元,2009年漲到30元,今年已經漲到75-100元。不到10年,售價就已經翻了好幾番,咱這品質優良的黑木耳,鼓起了不少人的腰包呢。”根河市利民食用菌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韓立明說。時下正值黑木耳采收的繁忙季節,在該合作社的種植區內,工人們正在采摘、晾曬黑木耳。
在談到黑木耳種植產業的發展時,韓立明介紹,他是2006年開始種植黑木耳的,最初只種了5000袋,而且,受資金少、技術不成熟等因素影響,他一度想要放棄,多虧了當地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幫助他解決了一項又一項的困難。如今,他的木耳種植量已達到32萬袋,自己增收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就業和增收。利民食用菌產銷專業合作社的不斷壯大和發展,只是根市接續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經過近20年的發展,該市食用菌產業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技術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河黑木耳被中國食用菌首席專家譽為“中國最好的黑木耳”。2013年,該市種植黑木耳340萬袋、靈芝10萬袋。
文化旅游業方面,該市旅游業于1995年起步,至2005年時,旅游人數已達23萬人次,旅游收入1.3億元。去年,該市旅游收入10.6億元,旅游人數達62萬人次。
綠色食品加工業方面,2007年以前,該市野生漿果加工企業僅1家,年加工野果能力1500噸。至去年底,全市野生漿果加工企業達到5家,年加工能力達5500噸,創立了5個自主品牌,品種達20余個。
木材精深加工業方面,2007年,該市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僅3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50萬元,僅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總量的6.1%。去年底,該市規模以上木材加工企業戶數達10戶,全年共計實現工業總產值7.8億元,占全市地方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總量的44%。
綠色礦產資源開發業方面,2002年,該市的有色金屬采選企業僅1戶,日處理礦石能力為200噸,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20萬元。截至2013年底,該市有色金屬采選企業發展到3戶,日處理礦石能力達2600噸,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7億元,是2002年該行業工業總產值的28倍。